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徐蒋体系”水墨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0-10-09 23:04
   二十世纪初以徐悲鸿、蒋兆和提倡的写实水墨人物画开始登上中国画坛,影响了一大批对人物画感兴趣的画家,他们的创作以关注现实生活、贴近底层人民生活为基调,这种多元化的创作丰富了绘画领域的艺术形象。写实主义画风紧扣时代脉搏,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模式开启。徐悲鸿与蒋兆和凭借自身的艺术实践,以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以精妙传神的写实手法为创作手段,开创了属于“徐蒋体系”水墨人物画的独特面貌。“徐蒋体系”水墨人物画是时代的象征,是大多数画家选择的创作方式。文章试图通过对“徐蒋体系”概念的界定,徐蒋水墨人物画风格形成的因素,包括从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文化担当这几方面来分析。“徐蒋体系”水墨人物画艺术特征,是从艺术主张、表现题材、创作手法等方面分析。“徐蒋体系”水墨人物画从表现题材生活化、造型手段多样化、艺术创作主题化、技法训练专业化这几方面来探讨“徐蒋体系”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从学院派教育、主题性创作、艺术反映时代精神等方面来深入阐述“徐蒋体系”水墨人物画的价值。文章就以对徐、蒋体系继承与发展为主要线索,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与补充,从而阐述“徐蒋体系”对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江苏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J212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主要观点、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徐蒋体系”水墨人物画风格成因
    第一节 “徐蒋体系”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 徐蒋水墨人物画风格形成的基本因素
        一、西学东渐
        二、新文化运动
        三、文化担当
第三章 “徐蒋体系”水墨人物画艺术特征
    第一节 艺术主张
        一、徐悲鸿的绘画理论
        二、蒋兆和的绘画理论
    第二节 表现题材
        一、徐悲鸿的绘画题材
        二、蒋兆和的绘画题材
    第三节 创作手法
        一、徐悲鸿的创作手法
        二、蒋兆和的创作手法
第四章 “徐蒋体系”水墨人物画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表现题材生活化
    第二节 造型手段多样化
    第三节 艺术创作主题化
    第四节 技法训练专业化
第五章 “徐蒋体系”水墨人物画艺术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学院派教育
    第二节 主题性创作
    第三节 艺术反映时代精神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袁凤梅;周思聪艺术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陈娟娟;传统水墨人物画在当下的实践意义[D];云南大学;2015年

2 刘秀;周思聪绘画的“转变”对当代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启示[D];河南师范大学;2014年

3 张文隆;墨由心生——周思聪水墨艺术中的本色精神[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4 孟庆涛;从徐悲鸿到蒋兆和[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8343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8343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c6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