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当代中国画中的儿童形象表现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8 15:29
  儿童形象在中国画中的表现自古有之,并伴随着中国画发展直至成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在表现题材、形式和内容上都有了更多元化的拓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儿童形象最初是画在器皿上作为陪衬、点缀,而后作为重点内容或专门题材在作品中大量出现,至当代越来越多的画家热衷于表现儿童,使儿童形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儿童形象从一开始被作为烘托映衬到后来成为画面的主体或表现内容,其表现视角大大扩展,表现语言日趋丰富,表现形式更加多样。本课题以当代中国画作品中的儿童形象为研究对象。首先,以中国画中具有代表性的儿童形象作品为依据,对不同时期中国画中出现的儿童形象进行大致梳理,从中窥探中国画中儿童形象表现的发展状态及发展脉络;其二,对当代中国画中儿童形象的表现视域进行探讨,以儿童形象的独特性为出发点,分析当代画家客观和主观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并对当代中国画中的儿童形象的表现视角进行分类阐述;其三,重点围绕当代中国画中儿童形象表现语言从构图、造型、色彩等几个层面进行细致分析,并结合当今美术作品加以解读,明晰儿童形象创作在绘画方式上不仅延续传统,同时又借鉴西方现代艺术形式,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作品呈现出时代特色和多样面... 

【文章来源】:山东理工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当代中国画中的儿童形象表现研究


图1.1张萱《捣练图》(局部)

儿童形象,作品,儿童生活,两宋时期


(五代)罗塞也是以孩童为主题的创作,他们有的在玩耍,有的在捉街奔跑,整幅画中无论孩童态,画家都把他们天真无邪动可爱。到两宋时期,擅长表现名家叠出,院体和民间画家现儿童生活的绘画,出现了画家,甚至可以与山水、花们对于儿童题材的喜爱。此童为创作主体的作品,苏汉等都有描绘儿童形象的作品

当代中国画中的儿童形象表现研究


苏汉臣《婴戏图》(局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笔人物儿童形象造型研究[J]. 李思洁.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6(04)
[2]童乐·园——当代工笔人物画儿童题材艺术表现研究[J]. 蔡悦璐.  艺术品鉴. 2016(06)
[3]1949年以来美术作品中的儿童形象及其意义[J]. 胡清清.  美与时代(下). 2014(10)
[4]古代儿童题材中国画历史脉络初探[J]. 黄妍.  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13(01)
[5]油画作品中的顽童形象探析[J]. 陈为帅.  现代装饰(理论). 2012(11)
[6]浅析李贽的“童心说”[J]. 柴玉如.  群文天地. 2011(06)
[7]中国当代油画中的儿童形象解读[J]. 赵强.  艺术教育. 2010(12)
[8]工笔人物画“写意性”用色的因素分析[J]. 吴颖媛.  文教资料. 2010(14)
[9]在大风大浪成长:新中国美术中的儿童形象[J]. 骆思颖.  美术馆. 2008(02)
[10]试析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儿童题材[J]. 曹铁娃.  国画家. 2002(05)

博士论文
[1]中国人物画造型研究[D]. 顾迎庆.中国美术学院 2010

硕士论文
[1]丰子恺漫画的图像叙事研究[D]. 胡佳佳.西南大学 2017
[2]新中国前十七年时期绘画作品中儿童形象研究[D]. 吴德霞.南京大学 2017
[3]浅谈儿童人文关怀题材的艺术创作表现[D]. 东瑞.西安美术学院 2017
[4]工笔人物画构图研究与实践[D]. 向凌.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浅析中国画儿童题材的发展[D]. 鲍梦茹.天津美术学院 2016
[6]论现代儿童题材绘画的情感表达[D]. 高芸.河北师范大学 2016
[7]现代工笔人物画具象造型中的意象表现[D]. 刘爰.西安美术学院 2016
[8]新中国绘画中儿童形象的典型样态分析[D]. 刘新梅.山东师范大学 2015
[9]中国宋代与17世纪西方绘画中儿童形象的比较研究[D]. 于凤.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5
[10]儿童题材工笔人物画探究[D]. 吴芳.湖南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29648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648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4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