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析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学转向

发布时间:2021-01-12 01:38
  本文在梳理、描述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的基础上使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解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新近出现的语言学转向进行研究,具体如下:第一、中国当代艺术自90年代初开始引起国际艺术界的注意,但这次亮相主要是建立在西方社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猎奇基础上。第二、中国当代艺术正在发生的语言学转向可能导致艺术的范式转换,即艺术家的艺术观渐渐疏离传统的技法、题材、体裁,转而更加重视艺术创作中对语言的推敲和使用。研究分析这次转向的语境能够使艺术家明确这次转向的意义,从而确立自身的创作立场和方向,至使创作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固步自封。第三、介于中国当代艺术语言学研究缺失的事实,一些艺术家、评论家已经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工作,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科基础教程》正是开展这项工作的结晶。笔者的研究基于形态认知、转化、表达、语意的基本框架开展对当代艺术实践的研究,主要在艺术创作的区间内以语言学为工具探讨语言学转向的症候及其意义。通过对语言学转向进行有效的描述、梳理、归纳、细化,把当代艺术实践的语言学经验制度化为当代艺术的方法论内容。第四、宏观来看,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演进一直强调艺术家的个人体悟,艺术创作常常在... 

【文章来源】: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中国当代艺术的任务与瓶颈
        1.1.1 中国当代艺术的任务
        1.1.2 以语言学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实践的切入点
    1.2 形态转化
        1.2.1 从卵化到羽化—梁绍基的艺术实践
第二章 作为哲学和文艺理论的语言学转向
    2.1 语言学转向
        2.1.1 语言学的沿革
    2.2
        2.2.1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2.2.2 语言学转向的文化意义
    2.3 语言学转向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章 中国当代艺术沿革
    3.1
        3.1.1 中国当代艺术的萌芽
        3.1.2 85运动;在路上
        3.1.3 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年礼—中国现代以艺术展
        3.1.4 中国当代艺术的合法化
        3.1.5 进一步开放的中国当代艺术
        3.1.6 从对抗走向合作
    3.2 反思中国当代艺术社会学实践的庸俗化
        3.2.1 中国当代艺术的魅影
        3.2.2 中国当代文化的庸俗化
            3.2.2.1 中国当代艺术的庸俗化
            3.2.2.2 中国当代社会的庸俗化
            3.2.2.3 中国当代文化庸俗化的根源
        3.2.3 中国当代艺术的暗流—语言学研究
第四章 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学转向
    4.1 中国当代艺术语言学转向的症候
        4.1.1 高名潞的当代艺术实践
            4.1.1.1 高名潞的尴尬
            4.1.1.2 从“中国极多”到“意派”
        4.1.2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科基础教程
        4.1.3 当代艺术在学院体制内的合法化
        4.1.4 中国当代艺术语言学转向的外部条件
    4.2 中国当代艺术语言学转向的特征—为艺术而艺术
        4.2.1 吸纳不同文化艺术实践的经验,开放性
        4.2.2 重视艺术创作的方法论
第五章 形态转化—视觉艺术创作的方法论
    5.1 形态作为一种零度的世界观
        5.1.1 形态分类
        5.1.2 认知形态
            5.1.2.1 视觉形态的物理属性
            5.1.2.2 形态的结构
            5.1.2.3 形态的人文社会属性
    5.2 形态转化
        5.2.1 转化的脉络
        5.2.2 突出重围的当代策略—师法自然
        5.2.3 形态转化的概念
            5.2.3.1 形态转化的分类
            5.2.3.2 形态转化的方式
            5.2.3.3 形态转化的路径
第六章 从卵化到羽化—梁绍基当代艺术实践的个案研究
    6.1 梁绍基的艺术简历
    6.2 卵化—万曼壁挂研究所的启发
        6.2.1 万曼时期的壁挂艺术
        6.2.2 孵化—回溯纤维艺术的原始记忆
        6.2.3 摄入、生长从《自然系列》出发
        6.2.4 老熟上蔟—《自然系列NO.25》
        6.2.5 吐丝结茧—梁绍基当代艺术实验的收获
        6.2.6 羽化—梁绍基个人作品展
    6.3 形态转化—梁绍基艺术创作的方法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2971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71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1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