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大写意花鸟画之“简”

发布时间:2017-04-10 20:10

  本文关键词:论大写意花鸟画之“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写意”是中国绘画艺术的一个及其重要的特征。它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在审美领域当中的真情领悟和独特的见解。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的儒道释文化、哲学思想在画家笔下所变现出的笔墨精神和艺术修养。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长河中,大写意花鸟画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它的大趋势上看,基本是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而大写意花鸟画从形成之初到现在,对其审美意境的追求就从未离开过“大”、“写”、“意”这三点。文人画中的“尚简”精神一直到今天,依然是被大写意画家们所追崇的。骨法用笔的笔墨精传统也从未被大写意画家忽略过。知白守黑、虚实相生的意境是画家在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灵魂因素。中国传统绘画历史进程走到封建社会后期,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北宋时期成为了中国古代绘画的鼎盛时期。文人学士把书画视为高雅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素养,并对绘画提出鲜明的审美标准,在创作和理论上开始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文人画追求“简、雅、拙、淡、朴、奇”,大写意花鸟画作为文人画,同样符合这些特点,而在这些当中,尤其以“尚简”精神最为突出。“尚简”精神由来已久,并且所涉及的层面很广,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之一。虽然在中国传统绘画的构图程式中,“留白”一直作为绘画过程中画面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存在,并且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但是对于它的概念,却并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界定,之所以称之为“留白”,也是后人对画面的“白”逐渐演化出的一种称谓。从狭义上讲,所谓的“留白”,就是指中国传统绘画的作画过程当中为了画面构图的需要和作者对自己主观情感的表达,对画面空间进行有效的分割而留出的空白,是一种用虚空传递丰盈,在不著一字中表达着不尽的风流境界,也就是古人所说的“虚实相生,无画处皆生妙境”。纵观中国传统写意绘画历代大家,都是以“简”为上,或是构图简约,或是用笔简洁。而这里所提到的简,并不是简单。这里所说的简,是画家在经过严谨的思考,高度的概括之后的简。这里所说的简是大,大写意的本质也在于此。“简”是画家的一种艺术修养。画家在加强文化修养的同时也要加强艺术修养。作为中国画画家必须有足够的绘画知识、技能、技巧等本领。
【关键词】:大写意 简逸 笔墨 意境 齐白石 黄宾虹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第一章 大写意花鸟画风的形成与发展8-13
  • 一、泼墨减笔画的出现是大写意花鸟画形成的基础8-9
  • 二、“文人画“中的简9-11
  • 三、简对“以书入画”思想的影响11-12
  • 注释12-13
  • 第二章 写意花鸟画中的“简”是一种归纳13-26
  • 一、“繁简并存”的辩证思想13-15
  • 二、“简”是对繁的高度概括15-16
  • 三、“简”是对“无画处皆生妙境”的意境追求16-18
  • 四、“简“是一种性情和修养18-21
  • 五、“简“是主观意识的深化21-23
  • 六、“简“与大是分不开的,是大写意的本质23-24
  • 注释24-26
  • 第三章 近现代花鸟画大师及他们作品中的大写精神26-35
  • 一、简逸的创作题材26-28
  • 二、巧妙的构图形式28-30
  • 三、简洁凝练的笔墨神采30-32
  • 四、大美气象的高远情怀32-33
  • 五、大繁大简的大气魄33-34
  • 注释34-35
  • 第四章 写意花鸟画中的“简”对当代花鸟画家创作的启示35-37
  • 注释36-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40-42
  • 致谢4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仁;韩玮的写意花鸟画[J];小城镇建设;2000年07期

2 李文绚;我对写意花鸟画的“意”“象”再认识[J];文艺研究;2001年06期

3 吴庆利;浅谈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困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4 ;宫兴福写意花鸟画作品选[J];美术大观;2001年12期

5 郭志炜;;写意花鸟画的欣赏[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2年05期

6 吴猛;新世纪关于写意花鸟画的思考[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7 颜泉;;颜泉写意花鸟画作品选登[J];美术大观;2003年08期

8 何兰;;何兰坐写意花鸟画作品选登[J];美术大观;2003年09期

9 陈鹏;;中国大写意花鸟画家陈鹏[J];收藏界;2004年09期

10 王宏莉;写意花鸟画浅谈[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志兴;;写意花鸟画与创新[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2 赵钲;;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情态美[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城市二高 陈玮;浅谈写意花鸟画教学[N];周口日报;2009年

2 耿军(北京东城区文化馆);谈写意花鸟画的技法[N];中国艺术报;2003年

3 主讲 刘存惠;谈中国写意花鸟画创作中的色彩运用[N];北京社会报;2006年

4 郑少珊;写意花鸟画的魅力[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副研究员 美术批评家 吴士新;铅华未尽烂漫更真[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鲁慕迅;新写意花鸟画的理论与实践[N];美术报;2012年

7 贾关法;写意花鸟期待突破[N];中国商报;2004年

8 兆晖;陈鹏大写意花鸟画解读[N];中国艺术报;2012年

9 董耀章;气势夺人 神韵飞扬[N];山西日报;2005年

10 弘煜;邓远坡的写意花鸟画[N];中国文化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阴澍雨;明代写意花鸟画溯源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刘海勇;明清写意花鸟画的笔墨结构与写意造境[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卫寰;中国写意花鸟画艺术的情感特征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于嘉;论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创新[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文剑;临场写生是写意花鸟画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4 孙悦;写意花鸟画的石法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3年

5 齐鲁;田园诗歌—写意花鸟画创作随感[D];天津美术学院;2015年

6 刘蓉;浅论写意花鸟画之气韵[D];山西大学;2015年

7 郭喜斌;论书法与写意花鸟画的关系[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8 宋雨欣;论当代写意花鸟画的审美趣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9 耿青;明代写意花鸟画艺术风格阶段性变异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4年

10 李明;陈淳写意花鸟画艺术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论大写意花鸟画之“简”,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7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8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