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油画写实中夸张与变形的探索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0 21:14

  本文关键词:油画写实中夸张与变形的探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油画源于西方,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方法与技巧多种多样,其中写实绘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写实绘画在文艺复兴时期得以壮大,时至今日历经500多年的辉煌,在艺术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写实油画是不以违背客观物象的基本视觉为原则,画面中的形象基本上符合客观事物的现实特征,但不能认为是如实的去模写对象而是画家个人创作动机和审美的主观意识下的一种艺术创造。写实油画是再现自然之美和现实之美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对客观物象的复制而是美的再现和加工。艺术从出现到今天,其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它的内容始终是表现什么,反映什么,艺术创作从一开始起,它就加入了艺术家个人的主观活动,加入了个人的艺术修养、审美趣味等。同时在艺术表达上又有表现方法、艺术风格、个人喜好的不同,因此作品中的物体不会与生活中的原物一模一样,任何一张绘画作品都包含着不能如实地去模写,也就多少带着夸张变形的份量,只不过有程度上的轻重不同而已。写实绘画作品中既包括古典主义倾向的作品也包括带有夸张变形的表现主义倾向的的作品还可以包括符号化倾向的作品。首先绘制这些作品都必须具有敏锐的感受能力,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精湛的技巧,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更好的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其次要了解油画写实中的夸张与变形有哪些类型。再次要知道油画写实中的夸张与变形具有什么意义。绘画中运用可以使作品从内到外发生不同的转变,作品可以达到一种新的高度,把隐藏在背后的事物挖掘出来,真实的描绘生活的本质。画面的各个元素都可以运用夸张与变形的手法,如从构图、人物塑造、色彩、情节和艺术技巧等方面来进行夸张与变形以达到某种更合适的表达效果。在创作中运用夸张与变形的手法,绘画作品能够更强烈的表现出画者独特的感受,抒发画者浓烈的感情,视觉上给观者以强烈的张力。所创作的形象个性鲜明,使人立刻陷入遐想之中。
【关键词】:油画写实 夸张与变形 探索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3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1 引言7-9
  • 1.1 问题的提出7
  • 1.2 研究综述7-8
  • 1.3 研究方法与途径8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8-9
  • 2 油画写实中夸张与变形的关系9-11
  • 2.1 概述写实油画9
  • 2.2 油画写实中夸张与变形的概念与关系9-11
  • 3 油画写实中运用夸张与变形要具备的能力11-22
  • 3.1 具有艺术修养11-14
  • 3.1.1 敏锐的感受能力11-12
  • 3.1.2 丰富的艺术想象力12
  • 3.1.3 提高审美能力12-14
  • 3.2 分析观察描绘对象14-18
  • 3.2.1 创作动机14-16
  • 3.2.2 概括形象特征16-17
  • 3.2.3 提炼形象本质特征17-18
  • 3.3 精湛的绘画技巧18-22
  • 3.3.1 灵感与技术相结合20-22
  • 4 油画写实中夸张与变形的方法和意义22-42
  • 4.1 在创作中运用夸张与变形的方法22-33
  • 4.1.1 构图的夸张与变形22-24
  • 4.1.2 人物塑造的夸张与变形24-28
  • 4.1.3 色彩的夸张与主观创造性28-31
  • 4.1.4 情节的夸张与变形31-33
  • 4.2 运用夸张与变形的意义33-42
  • 4.2.1 夸张与变形使作品充满趣味性33-35
  • 4.2.2 运用夸张与变形能更好宣泄主观情感35-37
  • 4.2.3 运用夸张与变形的方法,在视觉上更具有张力37-39
  • 4.2.4 运用夸张与变形,绘画风格更具有独特性39-42
  • 5 油画写实中的夸张与变形在个人油画创作中的运用42-44
  • 5.1 油画作品《 谈心 》夸张与变形的体现、探索42-44
  • 6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6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46-47
  • 后记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麻天阔;直面自然 独处真诚──韩国栋油画作品初识[J];西北美术;2000年04期

2 ;俄罗斯油画家作品选登[J];美术大观;2000年09期

3 ;俄罗斯油画家作品选登[J];美术大观;2000年11期

4 范景中;辉煌的色彩交响──《沙耆油画作品集》序[J];美术之友;2002年01期

5 雷蒙;今天,油画握手的日子[J];广东电脑与电讯;2002年04期

6 罗伟;油画作品的艺术表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年02期

7 王长喜;朱红英;;油画家刘宇一的爱国心故乡情[J];档案与建设;2005年12期

8 ;无尽江山:南北油画家邀请展作品[J];美术研究;2006年02期

9 罗实;;油画中的色彩[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05期

10 李章惠;;油画家李章惠作品选[J];戏剧文学;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冬梅;;以结构主义视角解读女油画家的“自语式”绘画[A];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洋洋;投资油画:从“小画”入手更可靠[N];国际商报;2007年

2 长沙学院艺术系 严明;从全国美展看湖南油画现状[N];美术报;2010年

3 韶关日报记者 李峗 通讯员 郭燕海;郑振涛会见全美油画家协会写生团[N];韶关日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李百灵;油画修复 燃眉之急[N];中国文化报;2011年

5 马学东;早期女油画家作品为何难有高价[N];中国商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黄辉;老油画:审慎收藏[N];中国文化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王景山;高庆荣:为农民造像的油画家[N];农民日报;2013年

8 张超;曹u&的油画作品[N];文艺报;2013年

9 德加;对油画家而言,画册是什么?[N];中国艺术报;2014年

10 刘东;油画拍卖红透整个秋[N];中国证券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春华;论西方色彩的理论与实践—有关油画色彩的两对关键问题[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刚;“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教学[D];中央美术学院;2008年

3 林笑初;第三代中国油画家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4 李荣琳;承传东西 造境油画[D];中央美术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玉宏;论油画之道与人性[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2 林文;中国当代“夜境”油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3 杨海平;线条在油画中的状态[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贾瑞秀;颜文j油画作品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5年

5 张霄霄;中国当代油画工人题材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6 刘美含;当代具象油画的纯色倾向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7 方琳;郭润文油画人物造型与风格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8 殷亚林;试论中国现实主义的油画味[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9 陈潇;《延安讲话》精神对陕西油画群体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鲍峥;普通高校公共美术鉴赏课程中油画鉴赏教学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油画写实中夸张与变形的探索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297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c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