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系列作品形式语言的探索
发布时间:2021-01-26 05:29
此篇论文是笔者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探索,结合《随想》系列作品的实践创作,把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对社会生活的情感通过艺术语言表达出来,加入到绘画创作的理念中去,抛弃了对于传统绘画的依赖与束缚,创造性的使用了更具有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来突出自己的艺术见解。本文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是阐释毕业作品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创作作品的构思来源及媒介材料对我毕业创作的启发;第二是阐释毕业作品的创作过程,主要包括创作作品的准备及对绘画形式语言的探索;第三是阐释毕业作品《随想》系列的创作体会,主要包括情感对创作作品的影响及创作实践后的思考。
【文章来源】: 马雪芬 长春师范大学
【文章页数】: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母与子》系列 闫平
《母与子》系列 闫平
闫平《母与子》系列作品中(如图2.1图2.2所示)的各类形式元素都能很好的整合到一起,她喜欢用主观的色彩去表达对艺术的热情,用理性的色彩去激发自身的潜能。不管是用笔笔触,还是色彩与空间的处理都很到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她的作品可以看出,对于色彩的要求似乎胜过了形体的表达,其实她对于形体表达方式非常严谨,高度概括不追求细节,注重表现初为人母的那种喜悦之情,下笔豪放大度,她的整体色彩分割比较集中,能观察到她为了处理色块带来的突兀感,画面显得非常利落而自如。图2.4《母与子》毕加索
本文编号:3000554
【文章来源】: 马雪芬 长春师范大学
【文章页数】: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母与子》系列 闫平
《母与子》系列 闫平
闫平《母与子》系列作品中(如图2.1图2.2所示)的各类形式元素都能很好的整合到一起,她喜欢用主观的色彩去表达对艺术的热情,用理性的色彩去激发自身的潜能。不管是用笔笔触,还是色彩与空间的处理都很到位,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从她的作品可以看出,对于色彩的要求似乎胜过了形体的表达,其实她对于形体表达方式非常严谨,高度概括不追求细节,注重表现初为人母的那种喜悦之情,下笔豪放大度,她的整体色彩分割比较集中,能观察到她为了处理色块带来的突兀感,画面显得非常利落而自如。图2.4《母与子》毕加索
本文编号:30005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00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