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埃舍尔的错觉艺术
发布时间:2021-01-30 17:53
莫里茨·科内利斯·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1898年6月17日-1972年3月27日)是荷兰著名的版画家,在20世纪的画坛独树一帜,被后人称为“难以分类的艺术家”。无论是二维的平面镶嵌,还是悖论的三维空间,埃舍尔的画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利用我们视觉上无法摆脱的错觉,带领我们进入他的魔幻世界。埃舍尔的错觉艺术已不再是对美的东西的“再现”,而是有着无限循环的自然规律、严谨的数学理念、矛盾与和谐的共存等思想,不断引导我们重新对客观世界进行审视,从而得到新的启示。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阿尔汗布拉宫
《日与夜》
《漩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埃舍尔绘画作品中“看”的哲学[J]. 欧怒.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2]视错觉产生的神经机制[J]. 李小健,刘东台.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4)
[3]埃舍尔平面结构作品中的渐变法则浅析[J]. 李广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07)
硕士论文
[1]论视错觉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D]. 唐泓.中国美术学院 2016
[2]艺术中的视错觉现象研究[D]. 张彬.苏州大学 2016
[3]埃舍尔的错觉艺术研究[D]. 李芷萱.湘潭大学 2012
[4]埃舍尔版画风格研究[D]. 李红娜.河北大学 2011
[5]图底互换到空间悖论[D]. 沈燕.上海师范大学 2009
[6]艺术的理性幻象[D]. 谭亚.贵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09329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阿尔汗布拉宫
《日与夜》
《漩涡》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埃舍尔绘画作品中“看”的哲学[J]. 欧怒.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1)
[2]视错觉产生的神经机制[J]. 李小健,刘东台.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4)
[3]埃舍尔平面结构作品中的渐变法则浅析[J]. 李广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07)
硕士论文
[1]论视错觉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D]. 唐泓.中国美术学院 2016
[2]艺术中的视错觉现象研究[D]. 张彬.苏州大学 2016
[3]埃舍尔的错觉艺术研究[D]. 李芷萱.湘潭大学 2012
[4]埃舍尔版画风格研究[D]. 李红娜.河北大学 2011
[5]图底互换到空间悖论[D]. 沈燕.上海师范大学 2009
[6]艺术的理性幻象[D]. 谭亚.贵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09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09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