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涛“北游”与画风之变
发布时间:2021-02-05 19:41
“北游”是中国绘画史上一种独特的现象,是士大夫理想主义精神的展现。石涛作为“北游”现象的杰出画家,一生居无定所、漂泊流离,境遇极为悲凉。他的一生都是在矛盾、压抑、酸楚和苦闷中度过的。石涛的绘画风格,与他一生的境遇有密切关系,他的绘画风格同其游历交往、生存环境紧密相连。特别是他的“北游”生活,使得其画风愈发纵恣、奔放,“北游”是石涛画风的重要转折点。“北游”是石涛人生中极为特殊的一段历程,影响深远。“北游”不仅开阔了石涛的眼界,提高了艺术修养,创作了许多富有特色的绘画佳作,开创了他晚年画风的新境界。而且,“北游”深化了石涛早期的绘画理论,促成了他晚年撰写《画语录》的决心。“北游”启示我们在“师传统、师造化、师心源”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个人的绘画风格,要求我们“笔墨当随时代”,创造具有中国特色、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画作品,让中国画艺术真正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中繁荣发展。石涛的时代离我们渐渐远去,他的绘画历程、风格以及作品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面对这位画坛先贤馈赠给后世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认真地体察和切实地思考。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法
第1章 石涛"北游"的起止年代与行踪地点界定
1.1 "北游"起止年代的界定
1.2 "北游"行踪地点的界定
第2章 石涛"北游"的动因探究
2.1 "畅游八极"禅学思想的启示
2.2 不甘沉寂,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
2.3 奉寄哀思,祭奠先祖的遗民情愫
第3章 石涛"北游"前后的画风特征
3.1 "北游"之前的画风趋向:枯笔淡墨,清逸谨严
3.1.1 "神会"黄山
3.1.2 禅居金陵
3.2 "北游"之后的画风趋向:水墨淋漓,纵恣沉雄
3.2.1 "北游"燕京
3.2.2 落叶扬州
第4章 石涛"北游"前后画风之变的缘由探析
4.1 时代背景分析
4.2 自然环境的地域性影响
4.3 心境逐步变化的分析
第5章 石涛"北游"与画风之变的思考
5.1 "北游"的意义
5.1.1 实践方面:开创了晚年画风的新境界
5.1.2 理论方面:深化了早期的绘画理论,促成了晚年撰写《画语录》的决心
5.2 石涛"北游"与画风之变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启示
5.2.1 "师传统、师造化、师心源",逐步确立个人绘画风格
5.2.2 "笔墨当随时代",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画作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0年来中国大陆石涛研究综述[J]. 张长虹. 美术研究. 2000(01)
[2]试析石涛《画语录》产生的理论背景[J]. 郭晓川. 美术研究. 1993(02)
[3]石涛《画语录》中“生活”正解[J]. 陈传席. 美术研究. 1989(02)
[4]石涛“蒙养生活”解[J]. 薛永年. 美术研究. 1982(01)
本文编号:3019470
【文章来源】: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问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方法
第1章 石涛"北游"的起止年代与行踪地点界定
1.1 "北游"起止年代的界定
1.2 "北游"行踪地点的界定
第2章 石涛"北游"的动因探究
2.1 "畅游八极"禅学思想的启示
2.2 不甘沉寂,渴望实现人生价值的执着追求
2.3 奉寄哀思,祭奠先祖的遗民情愫
第3章 石涛"北游"前后的画风特征
3.1 "北游"之前的画风趋向:枯笔淡墨,清逸谨严
3.1.1 "神会"黄山
3.1.2 禅居金陵
3.2 "北游"之后的画风趋向:水墨淋漓,纵恣沉雄
3.2.1 "北游"燕京
3.2.2 落叶扬州
第4章 石涛"北游"前后画风之变的缘由探析
4.1 时代背景分析
4.2 自然环境的地域性影响
4.3 心境逐步变化的分析
第5章 石涛"北游"与画风之变的思考
5.1 "北游"的意义
5.1.1 实践方面:开创了晚年画风的新境界
5.1.2 理论方面:深化了早期的绘画理论,促成了晚年撰写《画语录》的决心
5.2 石涛"北游"与画风之变对当代绘画创作的启示
5.2.1 "师传统、师造化、师心源",逐步确立个人绘画风格
5.2.2 "笔墨当随时代",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画作品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0年来中国大陆石涛研究综述[J]. 张长虹. 美术研究. 2000(01)
[2]试析石涛《画语录》产生的理论背景[J]. 郭晓川. 美术研究. 1993(02)
[3]石涛《画语录》中“生活”正解[J]. 陈传席. 美术研究. 1989(02)
[4]石涛“蒙养生活”解[J]. 薛永年. 美术研究. 1982(01)
本文编号:3019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19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