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奥尔巴赫表现绘画语言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0 13:18
  弗兰克·奥尔巴赫作为英国最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之一,在绘画创作中,他以人物和风景为题材,用强烈而富有个性的笔触与色块塑造出鲜明的具有浮雕感的形式语言,记录现实存在的事物,表达现实存在的真实感。该文围绕画家作品中的形式语言,用文献研究法、图像分析法,以表现主义绘画为切入点,从梳理奥尔巴赫生平经历和学艺生涯中分析其绘画中表现性语言形成的原因;通过奥尔巴赫作品中的线性思维、浅浮雕的厚实肌理、色层的丰富表现和图示空间的建构具体分析其绘画中形式语言是怎样形成的,从而探究到奥尔巴赫将传统艺术精神与现代艺术语言相结合,用表现性极强的形式语言绘制出人物与景物的内在真实。通过对奥尔巴赫绘画语言研究探究到其绘画中的艺术价值,并在笔触、空间结构及情感表达上给予了笔者新的启示。 

【文章来源】:河北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奥尔巴赫表现绘画语言研究


《E·O·W.裸体像》1953-1954年布面油画50.8×76.8cm伦敦泰特美术馆

头像,油画,布面,巴赫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直觉的方式通过触觉与现实世界联系,即“团块儿的精神”。邦勃格后期教学中融入这种艺术观念,并鼓励学生:“实打实地抓住一个由重力定位的活人的分量、扭转和身姿,去锻造一个它的纪念品。”①用身体的其它部位来辅佐眼睛,通过触觉使画面赋予重量与密度感,从而寻求视觉上的真实。这种通过对量块真实存在的感受带给作品的触摸感,成为奥尔巴赫对邦勃格艺术观念的理解,奥尔巴赫遵循着老师邦勃格“团块儿的精神”的教学思想,结合在戏剧院的经历,在创作中反复地描绘同一个形象,运用简洁而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颜料层层叠叠地堆积,使创作对象如一座浮雕似地呈现在画布上,犹如一个团块儿,表现出触摸的真实感,从而接近事物的真相,如作品《E·O·W.裸体像》(图1-1)、《列昂·库苏夫头像》(图1-2)、《E·O·W.头像》(图1-3)等,这些作品都是对奥尔巴赫一次次触摸和人物存在的反溃图1-2《列昂·库苏夫头像》1954图1-3《E·O·W.头像》1955布面油画61×61cm私人收藏布面油画38.1×30.5cm私人收藏①罗伯特·修斯弗兰克·奥尔巴赫—素描大师成长[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图1-1《E·O·W.裸体像》1953-1954年布面油画50.8×76.8cm伦敦泰特美术馆

头像,油画,布面,巴赫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直觉的方式通过触觉与现实世界联系,即“团块儿的精神”。邦勃格后期教学中融入这种艺术观念,并鼓励学生:“实打实地抓住一个由重力定位的活人的分量、扭转和身姿,去锻造一个它的纪念品。”①用身体的其它部位来辅佐眼睛,通过触觉使画面赋予重量与密度感,从而寻求视觉上的真实。这种通过对量块真实存在的感受带给作品的触摸感,成为奥尔巴赫对邦勃格艺术观念的理解,奥尔巴赫遵循着老师邦勃格“团块儿的精神”的教学思想,结合在戏剧院的经历,在创作中反复地描绘同一个形象,运用简洁而有视觉冲击力的色彩,颜料层层叠叠地堆积,使创作对象如一座浮雕似地呈现在画布上,犹如一个团块儿,表现出触摸的真实感,从而接近事物的真相,如作品《E·O·W.裸体像》(图1-1)、《列昂·库苏夫头像》(图1-2)、《E·O·W.头像》(图1-3)等,这些作品都是对奥尔巴赫一次次触摸和人物存在的反溃图1-2《列昂·库苏夫头像》1954图1-3《E·O·W.头像》1955布面油画61×61cm私人收藏布面油画38.1×30.5cm私人收藏①罗伯特·修斯弗兰克·奥尔巴赫—素描大师成长[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年版,第15页图1-1《E·O·W.裸体像》1953-1954年布面油画50.8×76.8cm伦敦泰特美术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奥尔巴赫绘画艺术语言的解读[J]. 孙珺.  艺术评论. 2012(11)
[2]走近素描大师奥尔巴赫[J]. 刘剑.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05(03)

硕士论文
[1]弗兰克·奥尔巴赫绘画语言研究[D]. 张文耀.渤海大学 2019
[2]无面之面[D]. 王怡航.中国美术学院 2019
[3]沿袭与重建—奥尔巴赫绘画艺术特征研究[D]. 唐迎春.杭州师范大学 2018
[4]空间的情绪、意识与本质[D]. 肖扬.南京艺术学院 2019
[5]对弗兰克·奥尔巴赫绘画元素初探[D]. 韩晓建.云南艺术学院 2016
[6]浅谈奥尔巴赫作品中的笔触意义[D]. 李观根.中国美术学院 2016



本文编号:30428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0428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4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