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原祁《雨窗漫笔》艺术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0 20:40
王原祁是清初“四王”画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南宗”画派的集大成者,其艺术思想直接来源于董其昌与王时敏,同时因提倡“师古”对宋元诸家颇有研究,尤其对“元四家”推崇备至,他的绘画及艺术思想在传统文人画的发展过程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雨窗漫笔》是王原祁晚年根据自身绘画经验所作的艺术思想总结,内容条理清晰极富理念与思辨性。文章围绕经营位置与笔墨设色展开,对作画步骤、状态、摹古要点以及构图、笔墨、气韵等逐一深入分析,探讨它们如何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理、气、趣兼到”。《麓台题画稿》是后人根据王原祁的题跋整理而成,跋语中对前人绘画风格及技法特征做了精辟评价,是研究《雨窗漫笔》的重要补充资料。王原祁在悉心研究和学习古人的态度上极其严谨认真,这也导致对他的评价几度呈现极度赞誉或极度批判的强烈反差。但客观地说,王原祁对宋元山水画表现技法及文人画思想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梳理与总结,因此研究王原祁的艺术思想及作品为研究传统绘画乃至文人画提供重要信息,同时对当代水墨画续接传统亦有积极意义。本文将系统梳理王原祁艺术思想的来龙去脉以及艺术实践上的合理性,从而挖掘出其思想中深刻的艺术价值及学术意义。本文从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论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王原祁艺术思想的形成
(一) 王原祁生平及时代背景
(二) 王原祁的画学渊源
(三) 《雨窗漫笔》与《麓台题画稿》
二、以古为师的复古观
(一) 复古的传统
(二) 以脱古出蓝为目的
(三) 以仿古师其意为核心
(四) 复古的新意与局限
三、构造气势的龙脉说
(一) 龙脉说的内涵
(二) 龙脉说的内容
(三) 龙脉说的美学意义
四、要之气韵生动的笔墨论
(一) 笔墨设色之论
(二) 笔法渊源及特征
五、美学观
(一) 平淡天真
(二) 中和为美
(三) “理、气、趣”兼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原祁绘画传承探析[J]. 辛旭龙. 美术. 2019 (03)
[2]画中“龙脉”:清代江山“正统性”的视觉呈现——以王原祁为中心[J]. 蔡敏,王乾榕. 爱尚美术. 2018(04)
[3]王原祁《雨窗漫笔》的思想形成与版本流传[J]. 张玥. 艺术评鉴. 2017(09)
[4]解读王原祁 中国美术史上另一位抽象派大师[J]. 李宇婴. 收藏家. 2017(05)
[5]传统和选择——清初山水画话语动机分析[J]. 潘耀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6]唐岱与王原祁的师承关系研究[J]. 高树标. 艺术科技. 2016(02)
[7]王时敏及其绘画[J]. 肖燕翼. 美术大观. 2016(02)
[8]王原祁“宋法元趣”的内涵——兼论宋元山水画表达途径的差异[J]. 蒋志琴. 中国书画. 2015(12)
[9]理气趣兼得——简述王原祁《雨窗漫笔》[J]. 徐步. 西北美术. 2015(04)
[10]王原祁绘画中的几何学问题 纪念王原祁逝世三百周年[J]. 杨崇和. 新美术. 2015(03)
博士论文
[1]中国山水画论的天地观与笔墨说研究[D]. 赵卿.山东大学 2016
[2]南北宗论的形成,1537-1610[D]. 王安莉.上海师范大学 2013
[3]明末清初董巨山水画的鉴藏研究[D]. 刘春.南京艺术学院 2012
[4]力追古法 厘为规范[D]. 田艺珉.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5]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 贾云娣.中央美术学院 2011
[6]反躬修己[D]. 张捷.中国美术学院 2009
[7]画为心印[D]. 文华宝.中国美术学院 2009
[8]中国文人画史上的“四大”坐标[D]. 杨孝鸿.南京艺术学院 2001
硕士论文
[1]清初“四王”复古绘画思想研究[D]. 胡素云.云南师范大学 2017
[2]从清初“四王”看中国山水画摹古的意义[D]. 李前恒.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文人画的正宗观[D]. 梅波.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4]王原祁的绘画美学思想[D]. 徐龙.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5]王原祁山水画三要素对绘画实践的启发[D]. 王文迪.扬州大学 2015
[6]王时敏“正宗”谱系的继承与发展[D]. 张重阳.云南大学 2015
[7]王原祁《雨窗漫笔》画学思想研究[D]. 叶红.陕西师范大学 2015
[8]中国山水画“龙脉”研究[D]. 李琼.陕西师范大学 2015
[9]王原祁山水画构图研究[D]. 靳昊.齐齐哈尔大学 2015
[10]清初画坛的“二元”格局[D]. 武丁.江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50366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文的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 论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王原祁艺术思想的形成
(一) 王原祁生平及时代背景
(二) 王原祁的画学渊源
(三) 《雨窗漫笔》与《麓台题画稿》
二、以古为师的复古观
(一) 复古的传统
(二) 以脱古出蓝为目的
(三) 以仿古师其意为核心
(四) 复古的新意与局限
三、构造气势的龙脉说
(一) 龙脉说的内涵
(二) 龙脉说的内容
(三) 龙脉说的美学意义
四、要之气韵生动的笔墨论
(一) 笔墨设色之论
(二) 笔法渊源及特征
五、美学观
(一) 平淡天真
(二) 中和为美
(三) “理、气、趣”兼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原祁绘画传承探析[J]. 辛旭龙. 美术. 2019 (03)
[2]画中“龙脉”:清代江山“正统性”的视觉呈现——以王原祁为中心[J]. 蔡敏,王乾榕. 爱尚美术. 2018(04)
[3]王原祁《雨窗漫笔》的思想形成与版本流传[J]. 张玥. 艺术评鉴. 2017(09)
[4]解读王原祁 中国美术史上另一位抽象派大师[J]. 李宇婴. 收藏家. 2017(05)
[5]传统和选择——清初山水画话语动机分析[J]. 潘耀昌.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4)
[6]唐岱与王原祁的师承关系研究[J]. 高树标. 艺术科技. 2016(02)
[7]王时敏及其绘画[J]. 肖燕翼. 美术大观. 2016(02)
[8]王原祁“宋法元趣”的内涵——兼论宋元山水画表达途径的差异[J]. 蒋志琴. 中国书画. 2015(12)
[9]理气趣兼得——简述王原祁《雨窗漫笔》[J]. 徐步. 西北美术. 2015(04)
[10]王原祁绘画中的几何学问题 纪念王原祁逝世三百周年[J]. 杨崇和. 新美术. 2015(03)
博士论文
[1]中国山水画论的天地观与笔墨说研究[D]. 赵卿.山东大学 2016
[2]南北宗论的形成,1537-1610[D]. 王安莉.上海师范大学 2013
[3]明末清初董巨山水画的鉴藏研究[D]. 刘春.南京艺术学院 2012
[4]力追古法 厘为规范[D]. 田艺珉.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
[5]董其昌书画禅实践与理论研究[D]. 贾云娣.中央美术学院 2011
[6]反躬修己[D]. 张捷.中国美术学院 2009
[7]画为心印[D]. 文华宝.中国美术学院 2009
[8]中国文人画史上的“四大”坐标[D]. 杨孝鸿.南京艺术学院 2001
硕士论文
[1]清初“四王”复古绘画思想研究[D]. 胡素云.云南师范大学 2017
[2]从清初“四王”看中国山水画摹古的意义[D]. 李前恒.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文人画的正宗观[D]. 梅波.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6
[4]王原祁的绘画美学思想[D]. 徐龙.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
[5]王原祁山水画三要素对绘画实践的启发[D]. 王文迪.扬州大学 2015
[6]王时敏“正宗”谱系的继承与发展[D]. 张重阳.云南大学 2015
[7]王原祁《雨窗漫笔》画学思想研究[D]. 叶红.陕西师范大学 2015
[8]中国山水画“龙脉”研究[D]. 李琼.陕西师范大学 2015
[9]王原祁山水画构图研究[D]. 靳昊.齐齐哈尔大学 2015
[10]清初画坛的“二元”格局[D]. 武丁.江南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503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150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