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浅析日据时期台湾油画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31 22:26
  每一件艺术作品的产生都取决于时代环境和社会氛围,无论是作品本身还是创造它的艺术家们,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所处时代的影响。在一个特定的时期,由于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等因素,艺术家们的绘画风格、技法和创作的题材上都会趋向于一致,但也由于艺术家个人的经历不同,会在自己作品中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在日治的五十年中,台湾同时产生了第一批的西洋画家和东洋画家,他们以台北城为中心,以日本驻台湾总督府举办的官办美术展为主题,以东京帝展画风为典范,以西欧的绘画为依据,展开了美术步入近代的新美术运动。台湾的美术发展,经由日本人将西洋印象主义绘画观念传入本土,开创了台湾艺术家与国际间的交流。从印象派在台湾的起步,到后来形成印象派概念的各自表述,除了时空环境的现实间隔外,期间的转折起伏与赴日学画的青年留学生关联至深。日据时期台湾油画家们,凡是留在台湾本岛者,终身以表达地方的风土特色为追求,在文化方面的思考相对地显得薄弱,反而是这些前往中国大陆的艺术家,一方面在艺术作品中渗透一种形式上意义的追求,另一方面也在中国美术现代化的大思潮中,思考“油画中国化”或“油画东方化”的课题。陈澄波如此,郭柏川亦如此,相对于徐悲鸿的以历... 

【文章来源】: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日据之前的台湾绘画
2. 日据时期台湾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氛围
    2.1 混乱的政治与经济
    2.2 日据时期台湾与大陆文化的联系
3. 日据时期台湾油画发展历程
    3.1 台湾油画的启蒙
    3.2 从七星画坛到赤岛舍
    3.3 帝展与台展
    3.4 台阳美协与台阳美展
4. 日据时期台湾油画风格与特点
    4.1 绘画风格
    4.2 绘画题材
5. 日据时期台湾代表画家
    5.1 陈澄波
    5.2 郭柏川
    5.3 廖继春
6. 日据时期台湾油画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图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据时期台湾胶彩画的形成与发展[J]. 何韵旺.  今日艺术. 2008(06)
[2]日据时期台湾艺术的历史观照[J]. 王莲.  求索. 2007(05)
[3]日治时期台湾绘画的反殖民主义运动[J]. 成乔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2007(01)
[4]浅议近百年来日本美术文化对中国民族绘画(包括台湾胶彩画)的影响[J]. 张小鹭.  国画家. 2006(04)
[5]祖国的宝岛——台湾[J]. 廖泰轩.  共产党员. 2000(08)
[6]日据时期台湾经济总体评价[J]. 周翔鹤.  台湾研究. 1994(02)
[7]彩笔耕耘下的台湾美术——从水彩与油彩的创作回溯台湾美术的发展[J]. 林惺嶽.  美术. 1989(02)
[8]日据时代台湾美术发展史研究[J]. 颜娟英.  美术. 1989(02)
[9]五十年来台湾西洋绘画回顾——从“沙龙”、“画会”、“画廊”到“美术馆”[J]. 谢理法.  社会科学战线. 1984(04)
[10]台湾画坛五十年回顾[J]. 谢里法.  新美术. 1982(02)



本文编号:32090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090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5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