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6 02:21
学术界对于女性研究的不重视,导致了学术研究中的女性知识与女性话语的缺失,民间艺术生产中女性艺人的研究更是如此。这种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不足,源于社会性别制度对于女性的歧视,也与父权制为主导的社会现实、女性从事辅助性工作、不喜抛头露面等有关,其劳作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或认可,导致了学术界及当地民众对女性艺人的选择性"忽略"。考察聊城木版年画生产及传承中女性艺人角色,了解当地女性艺人在年画生产中的性别显现、参与的方式与途径、传承中的角色等,可以发现女性艺人在年画生产中的贡献或者扮演的角色比我们原本所知要重要许多。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与研究中的性别显现
二、女性艺人参与木版年画生产的途径
三、女性艺人在当地年画技艺传承中的角色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韧性小农:历史延续与现代转换——中国小农户的生命力及自主责任机制[J]. 陈军亚.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2)
[2]地方神庙、信仰空间与社会文化变迁——以临清碧霞元君庙宇碑刻为中心[J]. 周嘉. 民俗研究. 2019(06)
[3]另一种生活技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常生活逻辑[J]. 韩顺法,刘倩. 民俗研究. 2019(02)
[4]基层市场结构中的乡村女性与家庭手工业: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考察(1940—50年代)[J]. 李德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5]互惠人类学再发现[J]. 赵旭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7)
[6]社会身份的视觉性表征:苗族刺绣的身份认同探析[J]. 叶荫茵.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3)
[7]苗绣商品化视域下苗族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重塑——基于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的个案研究[J]. 叶荫茵. 民俗研究. 2017(03)
[8]仪式、角色表演与乡村女性主体性的建构——皖东T村妇女“做会”现象的深描[J]. 陆益龙.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2)
[9]社会性别视野中的非遗传承人保护路径探索——基于回族女性传承人的讨论[J]. 梁莉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10]闺闱之外:清代传统女性的谋生经营[J]. 徐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博士论文
[1]社会转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D]. 荣树云.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硕士论文
[1]惠山泥塑女艺人研究[D]. 周佳.清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3394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与研究中的性别显现
二、女性艺人参与木版年画生产的途径
三、女性艺人在当地年画技艺传承中的角色
四、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韧性小农:历史延续与现代转换——中国小农户的生命力及自主责任机制[J]. 陈军亚. 中国社会科学. 2019(12)
[2]地方神庙、信仰空间与社会文化变迁——以临清碧霞元君庙宇碑刻为中心[J]. 周嘉. 民俗研究. 2019(06)
[3]另一种生活技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日常生活逻辑[J]. 韩顺法,刘倩. 民俗研究. 2019(02)
[4]基层市场结构中的乡村女性与家庭手工业: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考察(1940—50年代)[J]. 李德英.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5]互惠人类学再发现[J]. 赵旭东. 中国社会科学. 2018(07)
[6]社会身份的视觉性表征:苗族刺绣的身份认同探析[J]. 叶荫茵.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3)
[7]苗绣商品化视域下苗族女性社会性别角色的重塑——基于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的个案研究[J]. 叶荫茵. 民俗研究. 2017(03)
[8]仪式、角色表演与乡村女性主体性的建构——皖东T村妇女“做会”现象的深描[J]. 陆益龙.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02)
[9]社会性别视野中的非遗传承人保护路径探索——基于回族女性传承人的讨论[J]. 梁莉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10]闺闱之外:清代传统女性的谋生经营[J]. 徐宁.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博士论文
[1]社会转型中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人类学研究[D]. 荣树云.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7
硕士论文
[1]惠山泥塑女艺人研究[D]. 周佳.清华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133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13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