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艺术本体论与社会学双重视角的海派后期画风成因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09 05:30
海派后期是其画派发展的鼎盛时期,吴昌硕等一批大家的崛起,标志着中国传统绘画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其绘画风格成因的分析,一方面渊源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历史情境的改变,形成了社会学因素对绘画发展的规导和影响。其次,通过绘画史实的论证和梳理,足以证明海派绘画的崛起和发展并非仅赖于西学的改造以及所谓中西绘画的融合,而是根植于民族绘画传统,际会特别的社会历史情境,在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画家生存境况的改变、殖民掠夺下的民族精神、租界及上海自治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在近代的创新和崛起。
【文章来源】:艺术百家. 2020,3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陆恢《春山叠翠图》
黄山寿《天孙赐福》
0 倪墨耕《蒲团竹声》
本文编号:3220039
【文章来源】:艺术百家. 2020,36(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陆恢《春山叠翠图》
黄山寿《天孙赐福》
0 倪墨耕《蒲团竹声》
本文编号:32200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20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