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品决定画品”理论的传统性及当代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5 15:37
宋代郭若虚所言“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一直是文人绘画体系中品评绘画的重要言论之一。在中国一千多年的绘画理论发展史中,“画品”与“人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品不高,用墨无法。”更是文人们深信不疑的创作信条。在中国传统艺术评论体系中,“人品决定画品”理论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按照这一品评理论品评绘画的同时,又在客观上为画家的“人品”修为提供了理论指导。“画品”是中国传统美术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画品”的高低,事实上是艺术评论家对一件艺术品“意境、境界、笔墨、艺术语言、思想内涵”等一系列因素在画面上所呈现出的整体感觉所做一种判断。“画品”概念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齐的谢赫在其著述《画品》中,第一次提出了对绘画作品等级评定的依据,也就是著名的“六法论”。不同于人品理论的对象,画品理论的对象是艺术作品,但却没有完全撇开人的因素。中国的画品理论不像今天的工业评级体系,按照一定的量化标准,评出产品的优劣等级。中国画品理论对艺术品优劣的评价,在审视评价艺术作品本身视觉表象的同时,交织着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主体的品质评价,即“人品”评价。“人品”是一个内涵宽泛的概念,它...
【文章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吴伟仕女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三件王铎传世名作惊现匡时五周年拍卖[J]. 艺术市场. 2010(11)
[2]我看到了“冷”的意象[J]. 张克端. 新美术. 1985(04)
本文编号:3231325
【文章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吴伟仕女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王侯笔力能扛鼎,五百年来无此君——三件王铎传世名作惊现匡时五周年拍卖[J]. 艺术市场. 2010(11)
[2]我看到了“冷”的意象[J]. 张克端. 新美术. 1985(04)
本文编号:32313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31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