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写意花鸟画中的“取长补长”
发布时间:2021-07-04 14:51
高卉民先生既是提出写意花鸟画要“取长补长”的理论者,又是这一理论成功的实践者。“取长补长”中“长”和“短”的认识如同太极中的阴阳,它既是分割的两个部分,又是统一的一个整体。“长”和“短”互相依存、互相制衡、互相作用。所谓“长”是在“短”的基础上比较而言的,它是指习画者或通过对传统艺术的研习;或对自然社会的观照;或自身性格与艺术追求等方面与众不同之处。对写意花鸟画中“取长补长”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写意花鸟画艺术的创新与风格的形成。“取长补长”最大的优势是让长处更长,就是使画家潜在的或已表现出来的长处更为突出,最终形成画家独树一帜的艺术面貌。写意花鸟画中的“取长补短”与“取长补长”有着明显的不同。“取长补短”作为艺术积淀的过程,是画家所必须经历的过程,“取长补长”则是通过对自己的充分认识、理解而确定取长的方向,不断加强自身之“长”,最终形成个人艺术风格的过程。写意花鸟画成熟期比较晚,但成就极高,虽然以往没有人提出“取长补长”这一理论,但先辈们不自觉的契合了这一理论,我试着通过一些具体的个案来论证写意花鸟画中“取长补长”的作用,我把写意花鸟画发展中的一些代表人物如徐渭、八大、吴昌硕、齐白石、潘...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徐渭《四时花卉图》Figure3一ZXuwei“51shihuahuitu,,然接受
再看八大山人的题《游鱼图》:“三万六千顷,毕竟有鱼行。到尔一黄颊,海绵吹上笙”。(见图3一3)/又大山人对鱼写生如同对自己的写照,图中惟一一条黄颊鱼,没有任何多余的交代,凭着一枝传神之笔,表现出无边辽阔的旷达之境,这种境界完全是“禅”与“道”的体悟,可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无论从八大山人画中的用笔,还是他画面结构造型的与众不同上,都能找到禅、道的影子。他画中的鸟,有时画成闭目敛羽,有时画成耸肩缩颈
术表现手法十分简洁,在大片空白的映衬下,画面虚与空的意趣被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见图3一4)所以,八大的艺术取向是主观的自己取,但还是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他把明清易柞的家国之痛熔铸进了他的绘画艺术中,这是客观世界强加的结果,这种结果就不自觉地增加了八大山人艺术表现上的“奇异之长”了。三取向的内外相融取向的内外不是割裂的,是相图3一4八大山人《荷花小鸟》Figure3一Badashanren“ hehuaxiaoniao,,互影响、相互融合的
本文编号:3264995
【文章来源】: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徐渭《四时花卉图》Figure3一ZXuwei“51shihuahuitu,,然接受
再看八大山人的题《游鱼图》:“三万六千顷,毕竟有鱼行。到尔一黄颊,海绵吹上笙”。(见图3一3)/又大山人对鱼写生如同对自己的写照,图中惟一一条黄颊鱼,没有任何多余的交代,凭着一枝传神之笔,表现出无边辽阔的旷达之境,这种境界完全是“禅”与“道”的体悟,可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无论从八大山人画中的用笔,还是他画面结构造型的与众不同上,都能找到禅、道的影子。他画中的鸟,有时画成闭目敛羽,有时画成耸肩缩颈
术表现手法十分简洁,在大片空白的映衬下,画面虚与空的意趣被更加突出地表现出来。(见图3一4)所以,八大的艺术取向是主观的自己取,但还是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他把明清易柞的家国之痛熔铸进了他的绘画艺术中,这是客观世界强加的结果,这种结果就不自觉地增加了八大山人艺术表现上的“奇异之长”了。三取向的内外相融取向的内外不是割裂的,是相图3一4八大山人《荷花小鸟》Figure3一Badashanren“ hehuaxiaoniao,,互影响、相互融合的
本文编号:32649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264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