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我的油画创作与变形手法探索

发布时间:2021-08-19 10:29
  纵观西方美术史,从古埃及约定俗成的固定造型到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变形的胚芽逐渐萌发成长。变形的表现手法虽然不是被现代主义绘画艺术所独揽的法则,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跨入了现代主义这个新时期之后它被赋予了新鲜的生命力。本文主要围绕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中后期的现代主义油画展开探讨,以人物形象为题材的油画创作发生了较为突出的改变。我选取一些极具变形特色的画家和主要流派进行案例分析,并结合作品来探讨变形的类型。这些画作中或压缩或拉长,或拆解或重组,或扭曲或伸直的形象带给观者别样的审美体验。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是运用变形手法自如的画家之一,也是以人物和肖像为主题变形的画家。通过个例分析,探求培根变形手法的运用。变形的形象成为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不拖泥带水的笔触或和谐却不失个性的色彩。我分别从绘画元素中的色彩和笔触来学习培根的绘画技法与变形理念。结合法国哲学家吉尔·德勒兹的理论研究走进培根的绘画世界,探求培根如何使得绘画里原本不可见的力量变得可见了,进一步阐述变形的依据与表现。最后再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展现出我创作中的特色——蜕变的形象,力图以一个新的视角看待变形,并通过感觉的表现力进行个性化... 

【文章来源】: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s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变形之初与创作灵感
    第一节 何为绘画形象
    第二节 变形初探
        一、感知变形
        二、变形方式
            (一)压缩·拉长
            (二)拆解·重组
            (三)弯曲·伸直
    第三节 创作灵感
第三章 培根变形手法的个性探求
    第一节 色彩的隐喻
    第二节 消失记忆的笔触
    第三节 看不见的力量
第四章 我对创作的深化、升华与反思
    第一节 蜕变的形象
    第二节 画出“感觉”
    第三节 风格即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作品



本文编号:33512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512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0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