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绘本的艺术特色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8 19:35
二十世纪初期,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人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读图时代。绘本因其本身所具备的艺术魅力,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在中国蓬勃发展起来。绘本是一种以图片的逻辑性作为意义生成的主要手段,而文字主要作为辅助性的工具来引导对图片意义的解读。一本优秀的绘本,不仅用生动的文字讲解故事,还能在丰富多彩的图画中尽情发挥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加深读者的印象。同时,新颖多变的绘画风格、别出心裁的版式设计、精美的印刷,都是当今绘本的特色。优秀的绘本不仅仅是人们日常消遣娱乐的读物,它还起着温暖心灵的作用,读者可以再绘本虚幻而纯真的世界找到真实的自己。当代绘本作为一个当今社会阅读文化的组成部分,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标志乙一。因而,本研究要从中国现代的绘本出发,分析现代中国绘本的发展状况和国外绘本的发展状况,着重探讨中国现代绘本中的艺术特色。通过对其研究,可对其艺术价值及影响做出评价,另一方面,以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结合对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对比,从而探索中国本土原创绘本的未来发展前景和趋势。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周瑞萍《去谁家买空气》图3一2《夏天来的时候我会想你》
月光下穿着燕尾服的狮子、身着红披风的青蛙、悬浮的山(图3一3)……这些角色,都不是现实生活所见,却在象征的手法中,将表面的图像理解带入内涵的体会,如果没有这图3一3悬浮山造型作者原创样的想象,绘本的呈现将少掉许多想象空间,也少了绘本独有的生命力。以目前中国绘本的作品来看,大部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以人物为主角,也有以动物(慕容引刀《朋友刀刀》里的小狗
以及高飞的人影。图3一7儿米《幸运儿》在布雷的作品中(图3一8),则经常使用俯视的角度构图,像是拉远了镜头在看上演在都会区的爱情故事;此外,还常采用逆透视的方法,营造出前小后大的稳重画面,这种逆透视的绘画方式,让画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1世纪初美国少儿图书出版现状及趋势[J]. 张颖. 中国出版. 2007(06)
[2]杉浦康平——现代书籍艺术设计的先行者[J]. 吕敬人. 装饰. 2007(04)
[3]西方书籍装帧艺术美的历程[J]. 徐香. 设计视界. 2006(01)
[4]形式美学与文学形式研究[J]. 赵宪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5]海外绘本采风[J]. 张国际. 出版广角. 2004(10)
[6]我与福音馆的绘本出版[J]. 松居直. 中国编辑. 2004(04)
[7]文学作品的内形式与外形式[J]. 成镜深,敬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2)
[8]关于插画[J]. 吴珊. 新闻周刊. 2003(21)
[9]大众传媒·大众文化·文化危机——丹尼尔·贝尔批判性传播观述评[J]. 吕坤良.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02)
[10]面对世纪之交关于连环画、年画、宣传画等通俗美术的一些思考[J]. 姜维扑. 美术. 2000(02)
本文编号:3369118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周瑞萍《去谁家买空气》图3一2《夏天来的时候我会想你》
月光下穿着燕尾服的狮子、身着红披风的青蛙、悬浮的山(图3一3)……这些角色,都不是现实生活所见,却在象征的手法中,将表面的图像理解带入内涵的体会,如果没有这图3一3悬浮山造型作者原创样的想象,绘本的呈现将少掉许多想象空间,也少了绘本独有的生命力。以目前中国绘本的作品来看,大部分作品中的主要角色以人物为主角,也有以动物(慕容引刀《朋友刀刀》里的小狗
以及高飞的人影。图3一7儿米《幸运儿》在布雷的作品中(图3一8),则经常使用俯视的角度构图,像是拉远了镜头在看上演在都会区的爱情故事;此外,还常采用逆透视的方法,营造出前小后大的稳重画面,这种逆透视的绘画方式,让画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21世纪初美国少儿图书出版现状及趋势[J]. 张颖. 中国出版. 2007(06)
[2]杉浦康平——现代书籍艺术设计的先行者[J]. 吕敬人. 装饰. 2007(04)
[3]西方书籍装帧艺术美的历程[J]. 徐香. 设计视界. 2006(01)
[4]形式美学与文学形式研究[J]. 赵宪章.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2)
[5]海外绘本采风[J]. 张国际. 出版广角. 2004(10)
[6]我与福音馆的绘本出版[J]. 松居直. 中国编辑. 2004(04)
[7]文学作品的内形式与外形式[J]. 成镜深,敬平.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02)
[8]关于插画[J]. 吴珊. 新闻周刊. 2003(21)
[9]大众传媒·大众文化·文化危机——丹尼尔·贝尔批判性传播观述评[J]. 吕坤良.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00(02)
[10]面对世纪之交关于连环画、年画、宣传画等通俗美术的一些思考[J]. 姜维扑. 美术. 2000(02)
本文编号:3369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6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