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高古游丝描”在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感知与表现

发布时间:2021-08-29 07:30
  中国历代画家对线有着深刻的理解认识和高超的创造,他们用千姿百态的线来抒发情感描绘自然,使线在艺术创作中具有独特的魅力。正是这样的魅力使在我初学工笔人物画时就对线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对高古游丝描,它的匀细挺劲,简单柔和深深的打动了我,此后通过不断的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和临摹经典的线描作品,我才真正领会到高古游丝描的魅力所在。自古以来以线造型是工笔人物画的基础,这也就促使我在创作工笔人物画时一定会用到线,并且要用具有形式美感的“高古游丝描”,用这种“古老”的描法来表现现代人物的形态特征与情感,作为我的工笔人物画创作的一个创新点,用“古”法来表现“现代”,展现不一样的现代人物工笔画韵味。本文基于我的工笔人物画创作理念展开论述,通过对高古游丝描的概念和历史详细的阐述,认识并理解高古游丝描。然后结合高古游丝描的形式特点、审美内涵和在各时代工笔人物画中的具体表现,来研究高古游丝描在创作中的实践表现形式,最后是高古游丝描在我的创作中的运用以及我的创作感悟。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古游丝描”在现代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的感知与表现


《人物龙凤图》帛画,战国

帛画,灵魂,游丝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高古游丝描”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的意义与表现二、“高古游丝描”在现代工笔人物画中的意义与表现1、 “高古游丝描”的概念、由来和发展“高古游丝描”是由魏晋时期的顾恺之在前人的线描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他的线条圆而细,用力均匀,描法形似游丝,清代万川《绘事雕虫》中有“游丝描者,笔尖遒劲,宛如曹衣,最高古也”[4]因此被称作为“高古游丝描”。“高古游丝描”多在六朝以前使用,因此也是最古老的一种描法,《诗品集解》中郭绍虞对“高古”的解说“高则俯视一切,古则抗怀”[5]可以看出“高古游丝描”在十八描中居于首位的意义。唐代的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宣称:“无线非画也”[6]可见线条是中国

游丝,绘画形式,表现方式,用线


图 3,《女史箴图》,东晋,顾恺之高古游丝描在绘画形式上有其特别的表现方式,从它的用线特征上来说,高古游丝描是“稳”中取胜,从《女史箴图》(图 3)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人物用线匀细流畅,挺劲连绵,起笔时露锋且稍停顿再行笔,行笔中速度缓慢,收笔时缓慢出锋或略停笔之后收锋,并且都是用毛笔尖浑圆匀的笔尖画出,也就是中锋用笔,从形状上来说粗细均匀,始终如一,可见高古游丝描更讲究一种心境


本文编号:33701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701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5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