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方绘画语言的转变及对中国当代油画平面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8-29 22:48
油画作为西方绘画的主要艺术形式发展至今,经历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本篇论文通过对这一转变的历史探究、内在要素的分析,阐释了不同时期的油画语言的主要形式特征,进而对中国油画平面化的成因和现状加以梳理与分析,论述了平面化油画在当代中国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创作者形成独特的艺术语言风格,为油画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分析和考证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后,笔者发觉“绘画语言”包涵的深意远比之前所想的丰富,所涵盖的知识面也更加宽广,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不仅仅是艺术形式上的不同,其艺术的共性之处也不是一脉相承那么简单,所以不能只是用考证历史事件的态度来探究,想要理清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必须对其艺术形式和色彩语言进行分析,同时把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除此之外,艺术大家们的艺术思想和作品,也让我们更具体的了解了绘画语言的转变过程。本文第一部分分析了绘画语言转变的社会原因,包括哲学思想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东方艺术的影响等方面以及转变前后的主要形式特征。第二部分阐述了西方各画派画家们对不同形式的绘画语言的探索历程,揭示了语言转变的内在规律和具体体现。第三部分论述了西方绘画语言...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达·芬奇《蒙娜丽莎》在审美上,画家追求最完美的比例、线条和最典雅的形象,强调端庄秀美的人
同时,日本浮世绘的出现,使西方人发现了一种与他们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法,以《北奈良海浪》(图4)为例,可以看出,浮世绘风格的绘画不再固定视点,画面也没有明确光影,非完整场面的构图,只用单纯的线条来刻画极富装饰味的形象来表现出作者的意趣。这种平面化的绘画语言,为西方画家们打开了新的道路,从印象派的马奈吸取浮世绘的装饰色彩和人物平面化到后印象派的梵高,他的名作《星夜》中的涡卷图案即被认为参考了葛饰北斋的《北奈良海浪》。高呼“日本画万岁”,日本浮世绘这一绘画形式使西方绘画找到了更具生命力的表现形式,
梵高《星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西方装饰绘画平面表现形式同构性探析[J]. 梁东.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9(03)
[2]西方油画材料技法的演变[J]. 许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谈绘画与空间透视[J]. 王志刚. 中国成人教育. 2003(07)
[4]从表象到表现——从造型能力训练及素质培养感悟素描教学[J]. 戴毅强. 福建艺术. 2002(04)
[5]消费时代的艺术[J]. 张晓凌. 美术观察. 2000(03)
[6]多元的审美观与多元的价值观[J]. 邵大箴. 美术观察. 1998(07)
[7]试论古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原因[J]. 陈超.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1997(05)
[8]对绘画色彩语言的探索[J]. 向新元.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9]艺术形式的时代选择[J]. 崔清明. 河北学刊. 1996(02)
[10]空间漫谈——视觉空间的存在规律[J]. 孟浩,杜慧秀.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2(04)
本文编号:3371519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达·芬奇《蒙娜丽莎》在审美上,画家追求最完美的比例、线条和最典雅的形象,强调端庄秀美的人
同时,日本浮世绘的出现,使西方人发现了一种与他们不同的看待世界的方法,以《北奈良海浪》(图4)为例,可以看出,浮世绘风格的绘画不再固定视点,画面也没有明确光影,非完整场面的构图,只用单纯的线条来刻画极富装饰味的形象来表现出作者的意趣。这种平面化的绘画语言,为西方画家们打开了新的道路,从印象派的马奈吸取浮世绘的装饰色彩和人物平面化到后印象派的梵高,他的名作《星夜》中的涡卷图案即被认为参考了葛饰北斋的《北奈良海浪》。高呼“日本画万岁”,日本浮世绘这一绘画形式使西方绘画找到了更具生命力的表现形式,
梵高《星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东西方装饰绘画平面表现形式同构性探析[J]. 梁东.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09(03)
[2]西方油画材料技法的演变[J]. 许敏.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5)
[3]谈绘画与空间透视[J]. 王志刚. 中国成人教育. 2003(07)
[4]从表象到表现——从造型能力训练及素质培养感悟素描教学[J]. 戴毅强. 福建艺术. 2002(04)
[5]消费时代的艺术[J]. 张晓凌. 美术观察. 2000(03)
[6]多元的审美观与多元的价值观[J]. 邵大箴. 美术观察. 1998(07)
[7]试论古希腊文化高度发展的原因[J]. 陈超.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1997(05)
[8]对绘画色彩语言的探索[J]. 向新元.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2)
[9]艺术形式的时代选择[J]. 崔清明. 河北学刊. 1996(02)
[10]空间漫谈——视觉空间的存在规律[J]. 孟浩,杜慧秀.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1992(04)
本文编号:33715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71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