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从文本到绘画:《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01 00:41
  顾恺之(345-406)是东晋(316-420)重要画家。《晋书》中有他的传记,《世说新语》中有诸条关于他的逸闻。他的画,现存还有《洛神赋图卷》、《女史箴图卷》与《列女仁智图卷》的摹本,散见于国内与欧美博物馆。他还有三篇传世画论《魏晋胜流画赞》、《论画》、《画云台山记》,集中探讨谋篇布局等绘画技法,他强调摹写的重要性,又特别重视画人物要传神。在美术史上,顾恺之的地位很高,对他绘画的研究也很多。近代以前的研究重点,基本是在对他的品第之高低以及他的绘画、画论对后世的影响上面,著名的评论有南齐(479-502)谢赫(生卒年不详)的《古画品录》,唐代(618-907)张彦远(815-907)的《历代名画记》,元代(1271-1368)汤垕(生卒年不详)的《画鉴》,清代叶德辉(1864-1927)的《观画百咏》等。近代以来的研究则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是确定顾恺之的生卒年代,第二是从美学角度探讨顾恺之的“传神”理论,第三是对顾恺之的三篇画论作文献整理,第四是揭示顾恺之传世绘画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重要的著作有马采编著的《顾恺之研究》(1958)、俞剑华、罗东子、温肇桐等三人编著的《顾恺之研究资... 

【文章来源】:复旦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顾恺之生平及作品
    二、顾恺之研究史回顾一(1911年以前)
    三、顾恺之研究史回顾二(1911年以后)
    四、顾恺之研究回顾三(国外研究)
    五、目前研究欠缺
第一章 《洛神赋图卷》
    第一节 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卷》
    第二节 道教的诱惑:天师道信仰与《洛神赋图卷》的创作
    第三节 着魅与祛魅:"洛神"在后代的回响
    小结
第二章 《女史箴图卷》、《列女仁智图卷》
    第一节 多重的考验:从《女史箴》到《女史箴图卷》
    第二节 富于包孕的时刻:从《列女传》到《列女仁智图卷》
    第三节 微妙的变奏:在"列女"由书写通往绘画的途中
    小结
结语:欲望的达成
图板目录
    洛神赋图卷
        故宫博物馆藏本
        辽宁博物馆藏本
        舍弗利尔博物馆藏本
    后代洛神图
    女史箴图卷
        大英博物馆藏本
        故宫博物馆藏本
    列女仁智图卷
    列女图 武梁祠石刻
    列女图 司马金龙墓出土漆画屏风
    马王堆T型帛画
参考文献
后记
注释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洛神赋》与《洛神赋图卷》的审美比较[J]. 熊燕霞.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9(03)
[2]中国人物绘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论顾恺之人物画“衣纹程式”的确立[J]. 杨晶晶.  艺术探索. 2009(02)
[3]叠累层积的画意——以沈周《庐山高》为例[J]. 杨彦妮.  书城. 2008(05)
[4]美女破国与丑女兴邦的二重奏——《列女传》的女性观及其文学表现[J]. 杨博涵.  学术交流. 2008(04)
[5]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道教神仙意蕴[J]. 张明学.  世界宗教文化. 2007(01)
[6]北魏司马金龙墓出土屏风发微[J]. 扬之水.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5(03)
[7]传为陆探微作《洛神赋图》弗利尔馆藏卷的探讨[J]. 林树中.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03)
[8]从山水画法探索《女史箴图》的创作时代[J]. 杨新.  故宫博物院院刊. 2001(03)
[9]大英博物馆藏中国绘画[J]. 安·菲勒,刘昌兵,彭劲松.  南方文物. 2000(02)
[10]反苹果牌即冲小说──关于《〈洛神赋图卷〉答问》[J]. 张新颖.  当代作家评论. 1997(06)

硕士论文
[1]《女史箴图》:从教化到审美的转型[D]. 张丹.扬州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759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759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2c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