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代中国的超现实主义绘画 ——社会介入的若干图式问题
发布时间:2021-09-08 11:08
以表现梦幻为特色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在绘画史中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体现了对于现实的另一种形式的关照。他们不遗余力地在作品中将潜意识中的真实世界透过梦的意向呈现出来,潜意识在现实及未来的创作中永远无法回避,一方面是以人为本位由个人内心出发的幻想,包括情绪、气氛、爱情,透过直觉指向人性深处;另一方面则是由人出发,对生命提出质疑,也对宇宙意义,种族文化,生命之间的沟通提出探讨。在超现实主义的绘画艺术中,它直接表现为形象性的潜意识符号。笔者之所以着眼研究超现实绘画,这个来自于上世纪的艺术形式,介于色彩的意向和幻想空间而处于及其边缘的地位。因为只表现潜意识领域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缺少社会介入的现实意义。所以笔者结合中国特有的时代特征,通过对一些活跃在当代中国画坛上超现实主义的绘画作品的梳理,再次呈现给我们迥异于国外的东方艺术特质;不过,超现实主义美学的形而上拷问并非植根于理性,而是非理性的意志、直觉、欲望、梦境等,这与西方哲学思想的发展是一致的;由于超现实主义美学探求形而上,其艺术实践所创造出来的意象,有虚拟性,时空倒错,荒诞性的特点。探讨针对社会介入相关问题的研究,并对此进行归纳。本篇论文初步分为...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超现实主义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二十世纪国外超现实主义绘画理论的借鉴
第二节 中国超现实主义出现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超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
第二章 超现实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图式发展
第一节 85后相关范围中国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
第二节 超现实主义绘画个案研究
第三节 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和中国语境构建
第三章 当代中国超现实绘画图式语言分析
第一节 解读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图式语言
第二节 中国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图式特点及其成因关系
第四章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认知作用以及文化立场
第二节 文化构建意义
第三节 社会介入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特殊语境下的人文关怀精神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当代中国油画的观感和思考[J]. 水天中. 美术观察. 2002(06)
[2]超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初探[J]. 老高放. 外国文学评论. 1987(04)
[3]从画萨特说起——谈绘画中的自我表现[J]. 钟鸣. 美术. 1981(02)
[4]美术中的超现实主义[J]. 邵大箴. 文艺研究. 1980(06)
本文编号:3390681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中国超现实主义兴起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二十世纪国外超现实主义绘画理论的借鉴
第二节 中国超现实主义出现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超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
第二章 超现实主义绘画在中国的图式发展
第一节 85后相关范围中国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发展
第二节 超现实主义绘画个案研究
第三节 中国文化元素的运用和中国语境构建
第三章 当代中国超现实绘画图式语言分析
第一节 解读西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图式语言
第二节 中国的超现实主义绘画图式特点及其成因关系
第四章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的表现形式及现实意义
第一节 超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认知作用以及文化立场
第二节 文化构建意义
第三节 社会介入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特殊语境下的人文关怀精神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当代中国油画的观感和思考[J]. 水天中. 美术观察. 2002(06)
[2]超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初探[J]. 老高放. 外国文学评论. 1987(04)
[3]从画萨特说起——谈绘画中的自我表现[J]. 钟鸣. 美术. 1981(02)
[4]美术中的超现实主义[J]. 邵大箴. 文艺研究. 1980(06)
本文编号:33906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39068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