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象牙塔——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艺术与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同一性与差异
发布时间:2021-11-10 05:18
在西方国家后现代艺术最为鼎盛的时期20世纪60-70年代,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西方从现代艺术到后现代艺术的过渡,是一种文化思潮的演变,是艺术领域极度变型的突然拓展。其本质是一种真正意义的文化大革命。几乎在同一时期,中国在1966年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其口号是“大破四旧,大立四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等极具创新精神和对传统人为约定、束缚的反叛!随着“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进程,中国在艺术创作领域,出现了多元的配合这场“运动”的艺术形式。早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几乎是被封存和锁定在“象牙塔”①内,其作品仅仅是供上流社会的人所享受。“象牙之塔”和普通百姓的生活距离遥远。西方后现代艺术其目的是走出象牙塔,贴近普通人的生活。艺术家肩负着社会责任,去创作启迪人的思想,引导人们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地展现个体的成就价值和奉献价值的作用。早在1942年5月2日和23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对艺术创作的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普及与提高的问题、内容与形式统一的问题、歌颂和暴露的问题等进行了详尽论述。其中的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暴露的问题都是和西方后现代艺术思潮有相同的观...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品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而文化则贴上了“商品”的价格标签
以不断更新换代的作品样式来迎合永无休止、胃口越来越大的形象文化消费市场。图10批评家道格拉斯·克瑞普 (DouglasCrimP)将这类后现代主义绘画的拼接复制手法归纳为“进化的”(progreeive)和“退化的”(regreeive)两种。进化的:是指由现代社会文化中选取形象素材进行组装,它要的是素材本身的混杂效果而不是风格,如波普艺术。退化的:则是从过去的艺术风格笔法中寻找灵感,它要的是各种旧风格“语调”的故意模仿。也就是说,把艺术史上以符码化的经典风格和图像随意拿来,同当下大众文化图像进行奇思怪想的拼合,作出文化梦境与现实欲望形象交织的奇观。我们从80年代美国画家大卫·萨利(David一 Salle)和杰斯(JeSS)的作品中,可看出后现代主
从此意义上讲,艺术家成为画作的一部分。图13图1460至70年代是艺术流行和普及的年代,经济、政治上的繁荣直接使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大众的普及艺术为其作了最好的解释。大众的普及艺术的特征体现在形式的多样性、题材手法上的不断革新、画幅尺寸上的越来越大或者越来越小,内容上的特点是生活的直接性和艺术与非艺术的混淆性,什么都可以成了当时的带名词,艺术也不在是高高在上。从文化角度上说,大众的普及艺术是对美国商业文化、政治民主的一种反映。流行艺术的艺术家一直醉心于加工处理社会中最常见的生活垃圾,如最常见的流行图像、广告、电影明星图片、竞赛场上的骚动场面等。像罗伯特·劳申伯格、安迪·沃霍尔、贾斯帕·约汉斯都是主要的参与和倡导者。3、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美术的主题,内容,形式基本是确定的,特别是主题。而西方的美术是更加贴近人
本文编号:3486656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品化,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在此归于而文化则贴上了“商品”的价格标签
以不断更新换代的作品样式来迎合永无休止、胃口越来越大的形象文化消费市场。图10批评家道格拉斯·克瑞普 (DouglasCrimP)将这类后现代主义绘画的拼接复制手法归纳为“进化的”(progreeive)和“退化的”(regreeive)两种。进化的:是指由现代社会文化中选取形象素材进行组装,它要的是素材本身的混杂效果而不是风格,如波普艺术。退化的:则是从过去的艺术风格笔法中寻找灵感,它要的是各种旧风格“语调”的故意模仿。也就是说,把艺术史上以符码化的经典风格和图像随意拿来,同当下大众文化图像进行奇思怪想的拼合,作出文化梦境与现实欲望形象交织的奇观。我们从80年代美国画家大卫·萨利(David一 Salle)和杰斯(JeSS)的作品中,可看出后现代主
从此意义上讲,艺术家成为画作的一部分。图13图1460至70年代是艺术流行和普及的年代,经济、政治上的繁荣直接使人们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大众的普及艺术为其作了最好的解释。大众的普及艺术的特征体现在形式的多样性、题材手法上的不断革新、画幅尺寸上的越来越大或者越来越小,内容上的特点是生活的直接性和艺术与非艺术的混淆性,什么都可以成了当时的带名词,艺术也不在是高高在上。从文化角度上说,大众的普及艺术是对美国商业文化、政治民主的一种反映。流行艺术的艺术家一直醉心于加工处理社会中最常见的生活垃圾,如最常见的流行图像、广告、电影明星图片、竞赛场上的骚动场面等。像罗伯特·劳申伯格、安迪·沃霍尔、贾斯帕·约汉斯都是主要的参与和倡导者。3、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美术的主题,内容,形式基本是确定的,特别是主题。而西方的美术是更加贴近人
本文编号:3486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866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