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牡丹题材绘画之表现技艺与文化意蕴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11 17:18
牡丹是我国园林花卉中最具特点的的植物,牡丹花雍容富贵、色泽明艳,气度不凡,自古以来就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史上,牡丹也有着其他花卉无法比拟的文化意蕴。工匠在在窗棂、房梁、桌椅、床榻上雕刻牡丹纹样,艺术家在绢帛、宣纸、陶瓷上绘制牡丹作品、文人士大夫撰写歌颂牡丹的诗歌曲赋,歌唱家演唱表现牡丹的歌曲,上至皇室贵族,下到黎民百姓,无论是婚丧嫁娶亦或是日常生活摆设,中国人对牡丹的喜爱自始至终没有改变。同时牡丹作为传统花鸟画表现中的重要题材,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绘画技法也在不断的丰富与发展。本篇论文主要着眼点是传统绘画中牡丹题材绘画的表现技艺与人文意蕴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循序渐进地论述本文的内容。其一,简述我国牡丹文化的发展形成,从我国牡丹栽培历史到牡丹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不同呈现;其二,浅析牡丹绘画在表现技法上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画家和他们的作品;其三,探究在中国文化大框架之下牡丹绘画所传达的不同的文化意蕴;最后,在当下各种文化、思想激烈碰撞的时代中,我们绘画的出路在哪里?牡丹的自然形象千年来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但在牡丹绘画作品中我们怎样去创作出更加符合时代...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洛神赋》绢本设色,57.2x27.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华成为在史料记载中第一个画牡丹位居散骑常侍、直阁将军等职,善湛还让他专门供职于宫廷,非有诏仕女图》中,一位仕女头上的装饰图 1.2.2《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180x46 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局部)
个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作为装饰牡丹纹是在唐代时期的越窑瓷器上.2.4),为唐代流行的梳妆用具,子,1989 年版 789 页。图 1.2.3《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180x46 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人花鸟画中的象征与寓兴——从沈周画作中的牡丹谈起[J]. 余洋. 苏州文博论丛. 2012(00)
[2]集古典之大成 开现代之新风——吴昌硕书法篆刻艺术述评[J]. 桂雍. 书法之友. 1997(03)
本文编号:3489216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洛神赋》绢本设色,57.2x27.1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华成为在史料记载中第一个画牡丹位居散骑常侍、直阁将军等职,善湛还让他专门供职于宫廷,非有诏仕女图》中,一位仕女头上的装饰图 1.2.2《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180x46 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局部)
个时期由于佛教的盛行,作为装饰牡丹纹是在唐代时期的越窑瓷器上.2.4),为唐代流行的梳妆用具,子,1989 年版 789 页。图 1.2.3《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180x46 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文人花鸟画中的象征与寓兴——从沈周画作中的牡丹谈起[J]. 余洋. 苏州文博论丛. 2012(00)
[2]集古典之大成 开现代之新风——吴昌硕书法篆刻艺术述评[J]. 桂雍. 书法之友. 1997(03)
本文编号:34892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489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