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后印象主义装饰性语言 ——以高更作品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9 12:01
  本文通过对高更作品的装饰性语言的研究,结合高更作品赏析,对绘画大师高更作品进行了解析和研究,全方位探索后印象主义的特征,从而透视装饰性语言对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并结合学习心得分析装饰性语言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和结合。高更的画有很强的装饰性,那么应该怎样理解装饰,怎样理解装饰性呢?首先,装饰是一种普遍的艺术和文化现象,它不仅是一种造型艺术而且是人类的行为艺术,是人类行为的礼仪化、规范化、是一种普遍化的人类行为和人的社会生活方式。而所谓的装饰性,实际上就是人装饰意志和人的装饰行为的属性所导致的装饰品格,它并不是一种具体化的装饰形式和美的风格。本文重点研究了绘画装饰性语言适当运用的显著效果以及高更所发展的塔希提绘画。结合高更绘画中装饰性因素解析探讨绘画中装饰性语言与绘画的节奏韵律、结构形态、质感量感、神态情感等结合的重要性。结合现代艺术作品分析装饰性语言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运用和结合。所以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超越了以往研究后印象主义装饰性语言的局限,结合马延岳教授研究成果,为以后的外国美术理论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文章来源】: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后印象主义装饰性语言 ——以高更作品为例


《静物》Fig2-1《stilllife》Fry,1866来描述文森风的

高更,印象主义


去做一名职业画家,全身心地投入绘画,此时,他已 35岁。随之而来的便是与家庭断绝关系,从此过上了孤独的生活。他起初迷恋印象主义画风,参加过几次印象派的画展,后来由于受象征主义美学观念的驱使,而离开印象主义,并走上了与之相反的艺术道路。高更反对印象主义那种客观再现自然的艺术追求。1891 年,对西方传统文化生活感到疲惫厌倦的高更来到塔希提岛,并自成一派。他需要在原始与野蛮之中寻找生活的力量,反叛现代文明的造作与虚伪。他在 1888 年写道:“艺术是一种抽象,它从自

高更,主观感情,现代绘画,后印象派


作为后印象派三大巨匠之一,保罗·高更的绘画生涯起步期的绘画由于受到印象派的影响,虽已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有完全摆脱印象派的手法。后来多次到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的风土人情、民间版画及东方绘画的风格感到兴趣,逐渐放弃更对资本主义的文明社会极其厌恶。他享受传统的艺术带来的代绘画极为推崇,更对仍处于原始部落土著人的生活习性以及由于厌倦城市生活,他不顾一切,远涉重洋到南太平洋上的一画,在此之后,他的画风渐渐转型成以主观感情为突破口,随直到去世。高更的艺术对现代绘画影响极大,他被称为"象征让我们跟随高更的画作,走进那一幅幅充满着原始神秘的地带处最温柔、最真诚却也是最热烈、最澎湃的情感世界。 3.1 高更精选名画鉴赏3.1.1《布道后的幻象》


本文编号:35264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5264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99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