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仰画飞檐”看中国传统绘画的“三远”法
发布时间:2022-12-17 22:19
绘画首先要解决的是造型问题,画家的一切想法都是要靠形象于画面之上,并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与传递情绪。在有了一定的造型能力之后,画家要掌控画面,就必然会遇到空间塑造的问题,如何在二维平面上呈现三维的视觉效果?西方绘画通过科学的透视法则的运用,使其真实再现客观物象空间完成视觉传达。中国传统绘画是有着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的伟大艺术成就,是中国人本身的政治、经济、文化、哲学、地理、科技和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共同孕育出的艺术形式,它以自身永恒的魅力傲立于世界画坛!它一样有着成熟有效,并符合本民族审美需求的塑造空间的法则---“三远”法。“三远”法是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总结其山水创作体会的经典论述,它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创作法以及面向自然地观察法被历代画家广泛应用。 本文将在以下三个方面讨论“三远”法。 1.分三节论述高远、平远、深远在画家感受客观物象、画家表现心中物象、观者感受艺术形象的视觉规律这三个空间呈现不同状态的环节分析,得到对“三远”法的全面认识,并由此引出中国传统绘画以大观小的观照自然的方法。 2.徐复观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道出了山水画向平远发展的内在动力,本文阐...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从“仰画飞檐”说起
第二章 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处理方法
第一节 “三远”法在山水画中的体现
一 高远法
二 深远法
三 平远法
四 综论“三远”法
第二节 “以大观小”的观察方法
一 客观的空间
二 以大观小
第三节 “三远”法在人物画中的体现
一 “三远”法在人物画中的概念
二 “三远”法在人物画中的运用
第三章 时间的参与与不确定的时空
第一节 时间的参与
第二节 幻时幻空
第三节 联想的空间
第四节 “三远”法的优势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大远小 以大观小 变时变空——中国画透视刍议[J]. 陈绶祥. 美术. 1982(07)
本文编号:3720752
【文章页数】:3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从“仰画飞檐”说起
第二章 中国传统绘画的空间处理方法
第一节 “三远”法在山水画中的体现
一 高远法
二 深远法
三 平远法
四 综论“三远”法
第二节 “以大观小”的观察方法
一 客观的空间
二 以大观小
第三节 “三远”法在人物画中的体现
一 “三远”法在人物画中的概念
二 “三远”法在人物画中的运用
第三章 时间的参与与不确定的时空
第一节 时间的参与
第二节 幻时幻空
第三节 联想的空间
第四节 “三远”法的优势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近大远小 以大观小 变时变空——中国画透视刍议[J]. 陈绶祥. 美术. 1982(07)
本文编号:37207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20752.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