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平面性
发布时间:2022-12-17 22:41
工笔人物画有着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史上最成熟的绘画种类。工笔人物画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稚拙阶段到隋唐的鼎盛时期,到明清的复兴阶段,到新中国的成立时期的衰落,再到当代画坛的繁荣景象,工笔人物画发展到今天,可谓是历代画家保持传统绘画的精髓,并吸取了西方绘画的艺术特点而研究探索的结果,使工笔人物画走出历史发展的低谷,从而工笔人物画在笔墨的运用、艺术手法、绘画技巧等艺术表现方面形成了多元化的绘画格局。也正因如此,工笔人物画坛也呈现出一些弊端。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当代工笔人物画必须以保持造型的平面性为前提才能长足发展。 本文从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平面性”的表现原因这一点着手,通过对“平面性”在工笔人物画中存在的语言方式和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与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的感受,试着从工笔人物画本体语言的角度来说明“平面性”在工笔人物画中的重要地位。 平面性的在中国传统绘画观念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中国传统工笔人物画观念中固有的绘画理念。传统工笔人物画也同样是伴随着这种特有的审美观念产生并发展的,当代的工笔人物画由于内容、风格、创作形式与观念的多样性,当代工笔人物画造型普遍追求立体写...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2章 工笔人物画造型平面性的表现
2.1 以线立骨
2.1.1 传统工笔人物画以线立骨的历史渊源
2.1.2 当代工笔人物画平面的线性造型的继承与发展
2.2 独特的平面构图
2.2.1 关于独特构图的含义
2.2.2 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
2.2.3 打破时间、空间而平面布置
2.2.4 空白的运用
2.3 赋色之平面性
2.3.1 脱离光源的结构设色原则
2.3.2 以意赋色
2.3.3 追求古雅沉静的墨色效果
第3章 当代工笔人物画之弊端
3.1 弱化线条而注重色彩与肌理的制作
3.2 运用紧凑的满幅构图而抛弃传统中对布白的运用
3.3 强烈写实的画面效果而失去画面意境
第4章 当代工笔人物画“平面性”的传承与创新
4.1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状况
4.2 保持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平面性的优秀传统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附图
致谢
本文编号:3720788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2章 工笔人物画造型平面性的表现
2.1 以线立骨
2.1.1 传统工笔人物画以线立骨的历史渊源
2.1.2 当代工笔人物画平面的线性造型的继承与发展
2.2 独特的平面构图
2.2.1 关于独特构图的含义
2.2.2 散点透视的观察方法
2.2.3 打破时间、空间而平面布置
2.2.4 空白的运用
2.3 赋色之平面性
2.3.1 脱离光源的结构设色原则
2.3.2 以意赋色
2.3.3 追求古雅沉静的墨色效果
第3章 当代工笔人物画之弊端
3.1 弱化线条而注重色彩与肌理的制作
3.2 运用紧凑的满幅构图而抛弃传统中对布白的运用
3.3 强烈写实的画面效果而失去画面意境
第4章 当代工笔人物画“平面性”的传承与创新
4.1 当代工笔人物画的发展状况
4.2 保持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平面性的优秀传统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附图
致谢
本文编号:37207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20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