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及其设计应用
发布时间:2022-12-18 00:00
在动画艺术创作过程中,个性鲜明突出的角色动作和节奏分明流畅的运动是动画形象传情达意最直观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设计有个性的动作已成为动画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论文从符号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动画角色的运动,从语言学层面,通过系统研究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文本,寻求动画角色运动设计的新思路。论文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应用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对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结构和符号化过程进行推理论证,并找寻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分析、归纳和论证,实现推理论证和实例论证的结合。 根据德里达书写结构论及身势学理论,得出了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具有书写语言和动作语言双重符号本质的结论。探索了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在“共时”空间与“历时”时间及时空结构上的三种存在方式,进一步证实了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本质。在此基础上,得出了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独特特征,包括与现实运动的亲近性、表意块状化、受限传递性、知觉幻觉性和双重简略性五个特征。从两个符号本质出发并结合其符号特征进行符号思维,将有助于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在时空结构上的实现。 根据艾柯的“三层分节”理论,提出了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分节方法,并研究了对其进行分节的...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1.3.2 研究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整体结构
第二章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本质及特征
2.1 引言
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本质
2.2.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书写符号本质
2.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动作符号本质
2.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存在形式
2.3.1 运动的空间因素作为符号
2.3.2 运动的时间因素作为符号
2.3.3 运动的时空结构作为符号
2.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特征
2.4.1 与现实运动的亲近性特征
2.4.2 表意块状化特征
2.4.3 受限传递性特征
2.4.4 知觉幻觉性特征
2.4.5 双重简略性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功能结构
3.1 引言
3.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功能
3.2.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内在功能
3.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外在功能
3.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分节结构
3.3.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分节方法
3.3.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分节意义
3.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微观结构”
3.4.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参数
3.4.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参数“空间”
3.4.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参数间的结构关系
3.5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结构编码
3.5.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力学编码
3.5.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运动学编码
3.5.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时间编码
3.5.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情境编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化过程
4.1 引言
4.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化过程理论
4.2.1 符号化过程理论
4.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化
4.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化操作符
4.3.1 分割与置换操作符
4.3.2 结合与移植操作符
4.3.3 添加与排除操作符
4.3.4 操作符对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综合影响
4.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化生成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审美内涵
5.1 引言
5.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审美形态
5.2.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制作性”审美形态
5.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拟动性”审美形态
5.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审美特征
5.3.1 陌生化
5.3.2 极致化
5.3.3 趣味化
5.3.4 戏谑化
5.3.5 简约化
5.3.6 节奏化
5.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从符号化到审美内涵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在三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设计演进
6.2.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设计继承性
6.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设计继承演进模式
6.3 符号微观结构在三维动画角色设置中的应用
6.3.1 三维动画角色设置中的符号参数
6.3.2 三维动画角色设置中符号参数关系的处理
6.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结构编码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4.1 力学编码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4.2 运动学编码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4.3 时间编码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4.4 情境编码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5 符号化操作符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5.1 分割与置换操作符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5.2 结合与移植操作符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5.3 添加与排除操作符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研究成果与总结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论文发表与参编教材情况)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真实影像性:作为“动画性”的考察[J]. 屈立丰. 电影艺术. 2008(01)
[2]动画形象的符号生产与传播[J]. 李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08)
[3]水墨动画的意境及其语言局限性[J]. 张丽.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6(05)
[4]游戏动画中的动作捕捉[J]. 殷俊,张凯,崔晋,郑洁.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5]向本体逼近:动画艺术品格探析[J]. 段运冬. 文艺研究. 2005(06)
[6]论动画艺术的运动美学[J]. 罗业云. 齐鲁艺苑. 2004(04)
[7]渗沥在动画之“动”中的艺术精神[J]. 杨新磊. 学术探索. 2003(11)
[8]论动画的基本语言[J]. 常虹 ,黎阳. 新美术. 2003(01)
[9]从技法到审美的舞蹈创作[J]. 许锐.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03)
[10]动画艺术的“语言”特征与审美价值[J]. 吴冠英. 装饰. 2002(03)
博士论文
[1]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 曹亚丽.武汉理工大学 2007
[2]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 李涛.四川大学 2007
[3]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D]. 肖路.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20915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采取的主要研究方法
1.3.2 研究采用的具体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5 论文整体结构
第二章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本质及特征
2.1 引言
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本质
2.2.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书写符号本质
2.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动作符号本质
2.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存在形式
2.3.1 运动的空间因素作为符号
2.3.2 运动的时间因素作为符号
2.3.3 运动的时空结构作为符号
2.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特征
2.4.1 与现实运动的亲近性特征
2.4.2 表意块状化特征
2.4.3 受限传递性特征
2.4.4 知觉幻觉性特征
2.4.5 双重简略性特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功能结构
3.1 引言
3.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功能
3.2.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内在功能
3.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外在功能
3.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分节结构
3.3.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分节方法
3.3.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分节意义
3.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微观结构”
3.4.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参数
3.4.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参数“空间”
3.4.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参数间的结构关系
3.5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结构编码
3.5.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力学编码
3.5.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运动学编码
3.5.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时间编码
3.5.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的情境编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化过程
4.1 引言
4.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化过程理论
4.2.1 符号化过程理论
4.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符号化
4.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化操作符
4.3.1 分割与置换操作符
4.3.2 结合与移植操作符
4.3.3 添加与排除操作符
4.3.4 操作符对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综合影响
4.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符号化生成机制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审美内涵
5.1 引言
5.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审美形态
5.2.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制作性”审美形态
5.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拟动性”审美形态
5.3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审美特征
5.3.1 陌生化
5.3.2 极致化
5.3.3 趣味化
5.3.4 戏谑化
5.3.5 简约化
5.3.6 节奏化
5.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从符号化到审美内涵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在三维动画设计中的应用
6.1 引言
6.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设计演进
6.2.1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设计继承性
6.2.2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的设计继承演进模式
6.3 符号微观结构在三维动画角色设置中的应用
6.3.1 三维动画角色设置中的符号参数
6.3.2 三维动画角色设置中符号参数关系的处理
6.4 动画角色运动语言结构编码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4.1 力学编码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4.2 运动学编码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4.3 时间编码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4.4 情境编码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5 符号化操作符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5.1 分割与置换操作符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5.2 结合与移植操作符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5.3 添加与排除操作符在三维动画设定中的应用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研究成果与总结
7.2 研究的不足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学术论文发表与参编教材情况)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真实影像性:作为“动画性”的考察[J]. 屈立丰. 电影艺术. 2008(01)
[2]动画形象的符号生产与传播[J]. 李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7(08)
[3]水墨动画的意境及其语言局限性[J]. 张丽.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06(05)
[4]游戏动画中的动作捕捉[J]. 殷俊,张凯,崔晋,郑洁.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5)
[5]向本体逼近:动画艺术品格探析[J]. 段运冬. 文艺研究. 2005(06)
[6]论动画艺术的运动美学[J]. 罗业云. 齐鲁艺苑. 2004(04)
[7]渗沥在动画之“动”中的艺术精神[J]. 杨新磊. 学术探索. 2003(11)
[8]论动画的基本语言[J]. 常虹 ,黎阳. 新美术. 2003(01)
[9]从技法到审美的舞蹈创作[J]. 许锐.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2(03)
[10]动画艺术的“语言”特征与审美价值[J]. 吴冠英. 装饰. 2002(03)
博士论文
[1]动画影像理论研究[D]. 曹亚丽.武汉理工大学 2007
[2]美、日百年动画形象研究[D]. 李涛.四川大学 2007
[3]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其文化探源[D]. 肖路.华东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720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720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