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艺术语言在中国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研究
本文关键词:水墨画艺术语言在中国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国是一个拥有灿烂民族文化的国家,在艺术方面有着数千年积攒下来的辉煌成就。水墨画,作为传统绘画中的艺术主体,不仅具备东方特色,更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特审美。形成了以哲学观念、文化素养、审美方式和美学价值为一体的艺术体系。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使水墨画在世界美术史中拥有不可取代的位置。水墨画的创作形式引发了中国当代画家们的思考,他们开始探索油画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希望使油画这一舶来品从精神上融入中国。本文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水墨画(文章中简称水墨画)艺术语言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形态,探讨其在中国现当代油画作品中的表现。研究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概括。第二部分:分析水墨画与油画的渊源,提出了两者的异同点和融合性。第三部分:主要阐述了水墨画的审美思想及艺术语言。第四部分主要通过作品,分析了意境、气韵、笔墨、构图这几种艺术语言在中国现当代油画中的表现形式。最后一部分:研究总结,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中国油画民族化等问题作总结性思考。
【关键词】:水墨画 艺术语言 现当代油画 表现手法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9
-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9-10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0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 1.5 研究方法12-13
- 第二章 水墨画与油画的渊源13-17
- 2.1 油画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13-14
- 2.2 传统水墨画与油画的异同点14-16
- 2.3 早期水墨画与油画的融合16-17
- 第三章 水墨画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语言17-27
- 3.1 水墨画的审美价值17-19
- 3.1.1 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美学思想17-18
- 3.1.2 儒家、道家思想对水墨画的影响18-19
- 3.2 水墨画的艺术语言19-27
- 3.2.1 水墨画中 “意境”的表达19-21
- 3.2.2 水墨画中 “气韵”的传递21-23
- 3.2.3 水墨画中传神的 “笔墨”23-24
- 3.2.4 水墨画中“计白当黑”的空间表达24-27
- 第四章 水墨画艺术语言在中国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运用27-45
- 4.1 水墨画对油画创作审美取向的影响27-28
- 4.2 “意境”在油画中的运用28-31
- 4.2.1 “意境”中西绘画交融的契合点28
- 4.2.2 意境的营造28-31
- 4.3 “气韵”在油画中的运用31-36
- 4.3.1 “气韵”是作品的灵魂31-32
- 4.3.2 气韵的贯通32-36
- 4.4 “笔墨”在油画中的运用36-40
- 4.4.1 大笔饱 “墨”、笔简意足的绘画技巧36-40
- 4.5 “经营位置”在油画中的运用40-45
- 4.5.1 “经营位置”——创作的开端40-45
- 第五章 结论45-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附录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升奎;艺术语言的情绪空间[J];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 宗廷虎,曹晓宏;理论的深化与超越——评骆小所教授《艺术语言再探索》[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骆小所,谢学敏;试论艺术语言的透视原则及其重建性[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4 骆小所;艺术语言:情感的个性化[J];学术探索;2002年01期
5 杨吉春;试论艺术语言的符号系统[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6 刘革;关于艺术语言的若干问题[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7 王斐;艺术语言的感悟与建构[J];东方艺术;2003年03期
8 杜俊萍;艺术语言与艺术家身份之关系——以西方写实艺术为例[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9 黄鸣;哲学及艺术语言中的“真实”与“经验”[J];文艺研究;2004年04期
10 和红军;艺术语言欣赏的基本特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欣淼;;关于艺术的民族性与艺术交流[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艺术的超越与文明的发展”艺术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李敏;;创新设计中民族艺术语言应用的一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陈文武;;对当代艺术与地域美术的思考[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李启军;;创造:书籍设计者的使命[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5 李安乐;;文化研究视域下的精神图式关怀——丁方及高氏兄弟九十年代艺术的个案研究[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苏典娜;;从徐冰看当代艺术的“后殖民批评”[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7 陈向兵;;“精度抽象”:未来艺术的一种可能——以钟曦作品为例[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9年
8 陆玉麒;;书法艺术与区域旅游资源开发[A];旅游开发与旅游地理[C];1989年
9 李全;;艺术设计中形象思维的特质[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10 李传友;;怎样学好书法[A];2011-201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照;何为艺术语言[N];美术报;2013年
2 刘悦笛;艺术终结与中国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美是艺与道相通的艺术[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徐冰;认识的程式化导致艺术教育教条主义[N];中国文化报;2009年
5 彭锋;哲学在艺术中该如何出场[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杨箫瑜;艺术的碰撞 碰撞的艺术[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徐振杰;与公众共在[N];文艺报;2010年
8 商报记者 刘洋;国际艺术品市场仍处“观望期”[N];北京商报;2010年
9 商报记者 刘洋;艺术赞助不应成为商业推手[N];北京商报;2010年
10 本报见习记者 杨辉;贵州艺术市场和学术活跃的力量还不够完善[N];贵州民族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政;价值·生活·想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谷涛;体验的逻辑—现象学视野下的美术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3 冯莎;艺术在别处[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曾令香;多元互动:公共艺术创作方法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13年
5 刘泰然;变化的宇宙观:中国艺术精神再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军;再议摹仿与米梅西斯(mimesis)[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7 王琰;迟暮的玫瑰[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8 黎旭;自由观看[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9 邵军;唐代书画理论及其审美观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10 沈军;拟真语境下超真实与超绘画互动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继虎;艺术语言的语义特征分析[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吉春;艺术语言意指问题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马昊驰;探析在铜版画艺术中对“线”的感悟[D];沈阳大学;2015年
4 陈小双;他山之石—艺术跨界现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年
5 闫冰;从“性别属性”剖析当代中国女性绘画艺术[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6 高晓婷;当代肖像画家—范勃绘画艺术解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7 吴煜;校园公共艺术的审美价值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5年
8 黄颖;从“艺术终结论”看艺术语言本体地位的兴衰[D];浙江师范大学;2015年
9 赵淑华;传统绘本艺术语言在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史哲;《意象新疆》为主题的系列创作实践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水墨画艺术语言在中国现当代油画创作中的表现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0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90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