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魏晋人物画赞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6 22:08

  本文关键词:魏晋人物画赞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赞体文是中国古代文学领域中的一种实用性文体,人物画赞作为赞体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物绘画与文字表述相结合的产物,两汉是人物画赞的萌芽期,儒家思想在汉代画赞的创作中一枝独秀。魏晋之际人物画赞进入繁荣期,创作数量不断增多,刻画人物不仅涉及当代名士达人,而且远溯上古三代时期的贤者隐士,折射出魏晋时期各种思想的活跃和传播,为探索魏晋世人的人格信仰和情感状态提供了丰富资料。目前学术界对画赞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但大多以宏观研究为主,主要是对画赞文体概念的确立和发展历程的梳理,涉及具体阶段的文本微观研究较少,魏晋人物画赞及其思想的专门性探讨尚有空缺。本文在对画赞现有研究成果进行述评的基础上,以魏晋时期现存的人物画赞文本为研究对象,结合魏晋历史文化背景,从对先秦儒家思想的继承与背离角度对魏晋人物画赞进行全面、系统而深入的探讨。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共三大部分对魏晋人物画赞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论文的绪论部分,旨在介绍论文的选题价值、画赞现有研究成果、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五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为人物画赞的溯源与概念界定。论文通过史料分析、考古发现及文本文献的相关记载,追溯先秦两汉人物绘画思想的发展历程及人物画赞的起源,界定人物画赞的基本定义。第二章,首先探讨了魏晋人物画赞兴起的文化原因:人物故事绘画的繁荣为其提供了可靠的素材来源;赞体文不断成熟与分化的有力推动;传记文学和人物品评的创作影响,其次对魏晋现存人物画赞进行了文献梳理和分类。第三章从人物画赞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背离角度出发,窥探人物画赞中进发的玄道佛之音,包括清雅闲适的隐逸情怀、瑰丽神奇的神仙世界以及清净澄澈的佛学精神。第四章揭示人物画赞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弘扬,探讨魏晋人物画赞中描绘的儒家理想王国,分别论述了“崇德”与“爱民”的帝王君主观、“忠君”与“仁义”的贤臣志士观以及“温恭”与“明义”的女性书写。第五章展示魏晋人物画赞的文学性,分析其对古代题画文学的特有价值。第三部分为本文的结语部分和附录部分,对魏晋人物画赞的思想性和文学性进行总结,肯定了魏晋人物画赞的文化价值与文学艺术影响。
【关键词】:魏晋 人物画赞 儒家思想 文学特征 文化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4
  • 一、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8-9
  • 二、魏晋人物画赞的研究历史回顾9-11
  •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11-14
  • 第1章 人物画赞的溯源与界定14-20
  • 1.1 先秦两汉人物绘画之思想流变14-16
  • 1.2 人物画赞的定义与萌芽16-20
  • 第2章 魏晋人物画赞的兴盛原因及分类20-28
  • 2.1 魏晋人物画赞兴盛的历史原因20-22
  • 2.1.1 人物故事绘画繁荣的带动20-21
  • 2.1.2 赞体文成熟与分化的结晶21-22
  • 2.1.3 传记文学流行的影响22
  • 2.2 魏晋人物画赞现存文献梳理与分类22-28
  • 2.2.1 魏晋人物画赞作品的认定23-24
  • 2.2.2 魏晋人物画赞的基本形式与分类24-28
  • 第3章 魏晋人物画赞中的“儒”外之音28-42
  • 3.1 清雅闲适的隐逸情怀29-31
  • 3.1.1 处世之道:淡泊名利29-30
  • 3.1.2 生活追求:真情率性30-31
  • 3.2 瑰丽奇妙的道仙世界31-35
  • 3.2.1 修身观:崇尚自然31-33
  • 3.2.2 物我观:性灵相通33-34
  • 3.2.3 女性观:重情扬貌34-35
  • 3.3 佛教人物画赞的滥觞35-42
  • 3.3.1 魏晋佛教的传播与佛画像的兴起35-37
  • 3.3.2 清净澄澈的佛学憩园37-42
  • 第4章 魏晋人物画赞中的儒家理想王国42-54
  • 4.1 “崇德”与“爱民”——帝王君主观44-48
  • 4.1.1 “德”为先:以德统天44-45
  • 4.1.2 民为基:保民顺天45-47
  • 4.1.3 礼乐为翼:以礼乐为教47-48
  • 4.2 “忠君”与“仁义”——贤臣志士观48-50
  • 4.2.1 以身尽忠的报国精神48-49
  • 4.2.2 仁和谦逊的处事态度49-50
  • 4.3 “温恭”与“明义”——女性书写50-54
  • 4.3.1 持家修己:和顺恭谨50-52
  • 4.3.2 报君为国:通明达义52-54
  • 第5章 魏晋人物画赞的文学特征54-62
  • 5.1 语简意丰的描述艺术54-56
  • 5.1.1 炼字琢句力求精简54-55
  • 5.1.2 四言为主文短意长55-56
  • 5.2 典雅工丽的语言风格56-58
  • 5.2.1 用语骈化讲究押韵56-57
  • 5.2.2 蕴含典故清丽雅正57-58
  • 5.3 细致精妙的表现手法58-62
  • 5.3.1 巧用修辞寓情于中58-59
  • 5.3.2 从细节体现生活气息59-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70
  • 附录70-82
  • 致谢82-8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克锋;;论魏晋南北朝画赞[J];东南文化;2007年03期

2 张立兵;“赞”有无赞美之义略辨[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孙耀斌;;刘勰论颂、赞之流变——兼论画赞和题画诗[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春涛;中国古代美术史学中的汉代绘画[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魏晋人物画赞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82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3982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55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