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取舍与平衡:文徵明与“后赤壁赋”叙事性长卷的图式生成

发布时间:2025-03-19 02:45
   本文在"叙事画"的范畴中,讨论按照线性顺序展现苏轼《后赤壁赋》的长卷作品。在相关的图像群内部,文徵明的《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是继北宋乔仲常之后的第二个高峰,展示了赤壁主题叙事性长卷的另一种图式来源,并在其成型过程中发挥了重要影响。这不仅因为"苏轼情结"贯彻了文氏一生的艺术道路、赤壁主题是其晚年最重要的创作,更是因为这幅作品革新了为乔仲常开启的段落型叙事,创造了崭新的流畅型叙事方式,而这在明中后期的苏州画坊中被广为接受。相关的三件作品—徵仲本、赵孟款本和居节本,反映出当时通行的赤壁长卷图式是以"流畅型"叙事为基础,通过组合乔仲常本与仿赵本的布局安排,临摹仿赵本的风格细节,并自创部分人物形象,得以最终定型。其过程显现了明中后期画家对图像的叙事能力及叙事结构的通俗化探索。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高山安可仰:文徵明的“苏轼情结”
二流畅型叙事:《仿赵伯骕后赤壁赋图》的图像革新
三组合、模仿与创造:文徵明影响下的《后赤壁赋》长卷图式
四结论



本文编号:4036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36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fd2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