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民间匠作彩画与相关传统建筑的协调保护研究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1陕西省地图(作者描墓)
城内宝塔山上的宝塔历经千年风雨,现已成为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延安是国务院首批确立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见图1.1.1)。古代的陕北为农牧文明对峙及多民族交融之地。秦汉以来,为卫戍中原政权,历代皆迁徙内地人口来“实边”,同时也多次吸纳了南下内附的少数民族生存扎根,历尽兴废交替。明....
图2.1.1陕北绥德的汉墓石刻(图片引自刘敦祯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
历尽兴废交替;明代以来这里逐渐定型为以汉族为人口主体,与西北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往比较活跃,以农耕为主、亦重畜牧与贸易的区域。在陕北土地上,自汉代起民间工匠创作的汉墓石刻艺术就留下许多瑰宝(见图2.1.1);以下各代,丹青匠艺文物遗迹绵延不绝。越拟颐澳骡遥渔虱巍巍纂麟麒熟瀚(a)....
图2.1.2陕北宋、明两代彩画(作者拍摄)
2.1.2陕北民间匠作彩画的演化宋、辽、金、元以来各地留下的壁画、雕塑、藻绘、建筑彩画等遗迹如繁星四布(见图2.1.2(a”;明代中期(巧世纪中前叶)起,陕北再次出现建设和发展高潮。据《榆林府志》一记载:明代天启(1621一1627年)间,为建立文武圣庙,榆林地方官员又曾专门派人....
图2.1.3文革期间惨遭破坏的彩画(作者拍摄)
巷口东开铺,主搞建筑油漆彩作)等共十多家。①在延安城内,则有著名的“白画”、“王画”“范画”等匠师。60年代以后,时代环境变化激荡,陕北民间匠作彩画遭到严重的破坏。(见图2.1.3)。70年代末以后,国家正确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陕北借助特殊(a)红石峡圆觉殿(b)红石峡三教殿(c....
本文编号:40421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42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