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陕北民间匠作彩画与相关传统建筑的协调保护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1 11:20
  陕北民间匠作彩画是陕北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亟待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论文以陕北民间匠作彩画为研究对象,从理论研究和制定保护策略的目的出发,选取了陕北这个最具地方特色的典型区域,并以明清为重点,从地域性和历史性两方面对陕北民间匠作彩画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保护策略。 本论文主要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陕北民间匠作彩画的濒危现状、研究紧迫性、研究价值、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部分(第二、三章)主要结合田野调查和文献查阅对陕北民间匠作彩画的渊源、演化、类型、特征和制作工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最后归纳出其独特的构图方式、色彩搭配和表现手法;第三部分(第四章)分析和论述了陕北民间匠作彩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相关传统建筑的类型;第四部分(第五、六章)对陕北民间匠作彩画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策略,具体的保护计划和措施以及对全文的总结。 论文最后指出,陕北民间匠作彩画不应仅被视为一种单纯的民间美术或地域性匠作技艺来加以保护,而是只有站在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将之与相关传统建筑结合起来,才能使之得到更好的研究、传承与保护。本文的意义在于对陕北...

【文章页数】:8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1.1陕西省地图(作者描墓)

图1.1.1陕西省地图(作者描墓)

城内宝塔山上的宝塔历经千年风雨,现已成为延安的标志和象征。延安是国务院首批确立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见图1.1.1)。古代的陕北为农牧文明对峙及多民族交融之地。秦汉以来,为卫戍中原政权,历代皆迁徙内地人口来“实边”,同时也多次吸纳了南下内附的少数民族生存扎根,历尽兴废交替。明....


图2.1.1陕北绥德的汉墓石刻(图片引自刘敦祯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

图2.1.1陕北绥德的汉墓石刻(图片引自刘敦祯主编的《中国古代建筑史》,1984)

历尽兴废交替;明代以来这里逐渐定型为以汉族为人口主体,与西北的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往比较活跃,以农耕为主、亦重畜牧与贸易的区域。在陕北土地上,自汉代起民间工匠创作的汉墓石刻艺术就留下许多瑰宝(见图2.1.1);以下各代,丹青匠艺文物遗迹绵延不绝。越拟颐澳骡遥渔虱巍巍纂麟麒熟瀚(a)....


图2.1.2陕北宋、明两代彩画(作者拍摄)

图2.1.2陕北宋、明两代彩画(作者拍摄)

2.1.2陕北民间匠作彩画的演化宋、辽、金、元以来各地留下的壁画、雕塑、藻绘、建筑彩画等遗迹如繁星四布(见图2.1.2(a”;明代中期(巧世纪中前叶)起,陕北再次出现建设和发展高潮。据《榆林府志》一记载:明代天启(1621一1627年)间,为建立文武圣庙,榆林地方官员又曾专门派人....


图2.1.3文革期间惨遭破坏的彩画(作者拍摄)

图2.1.3文革期间惨遭破坏的彩画(作者拍摄)

巷口东开铺,主搞建筑油漆彩作)等共十多家。①在延安城内,则有著名的“白画”、“王画”“范画”等匠师。60年代以后,时代环境变化激荡,陕北民间匠作彩画遭到严重的破坏。(见图2.1.3)。70年代末以后,国家正确的宗教政策得以落实,陕北借助特殊(a)红石峡圆觉殿(b)红石峡三教殿(c....



本文编号:40421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421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df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