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民国时期鹰题材写意绘画研究

发布时间:2025-05-05 03:03
  鹰在传统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自鹰题材入画以来,就被画家赋予各种寓意,借以表达其政治思想和内心情感,使之成为中国花鸟画重要的组成部分。发展至民国时期,国家动荡、民族危亡之际,鹰题材写意绘画作品中透露出更为强烈的现实指向和时代要求,表现民族精神与家国情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章以民国时期鹰题材写意绘画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鹰题材绘画艺术作出简要介绍,主要梳理民国时期之前的鹰形象及寓意,并阐述民国时期鹰题材写意绘画的两种呈现方式,即传统出新与融汇中西。第二章从民国时期的内忧与外患、“西学”与“东渐”两方面分析鹰题材写意绘画的成因。第三章为文章的重点章节,着重分析民国时期鹰题材写意绘画的创作特色。鹰题材写意绘画在造型上强调“写实性”,主张传统出新的画家承袭前人“师法自然、以形写神”的原则,进而对其强化;而主张融汇中西的画家则运用西方绘画原理解释鹰的形体结构,强调其客观真实性。另外,画家将自身情感鲜明“植入”鹰形象中,使其呈现“拟人化”特点。在构图上,画家借助多种图式增强鹰“势”,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配景搭配一改五代以来的“野逸”、皇家富贵之风,趋向简洁,且饱含寓意。笔墨设色则因...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5清八大山人《独立睥睨图》纸本1 1 0 x74.5cm

图1-5清八大山人《独立睥睨图》纸本1 1 0 x74.5cm

由上可知,以齐白石为代表的传统型画家在鹰题材写意绘画的创作上皆是承袭前人的笔墨意蕴,而后取百家之长,融注自身主观表现,进而创新,形成自家风貌。图1-71947年齐白石《松鹰图》纸本244.5x62.5cm


图1-7 1947年齐白石《松鹰图》纸本244.5x62.5cm

图1-7 1947年齐白石《松鹰图》纸本244.5x62.5cm

图1-5清八大山人《独立睥睨图》纸本110x74.5cmm图1-81938年王雪涛《松鹰图》


m图1-8 1938年王雪涛《松鹰图》

m图1-8 1938年王雪涛《松鹰图》

图1-71947年齐白石《松鹰图》纸本244.5x62.5cm二、融汇中西


图1-9 1935年高剑父《秋鹰图》

图1-9 1935年高剑父《秋鹰图》

徐悲鸿的艺术观受康有为的影响,主张写实主义,提倡以西画技法改革中国画,同时在绘画创作中保留中国传统笔墨精神。他在画鹰时,运用西方的明暗关系解释鹰的体积,以透视学、解剖学理解鹰的构造,强调造型的严格、准确。因此,“他所画之鹰既具有传统笔墨精神,又融入西方绘画元素,表现鹰气势庞大的特....



本文编号:4043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43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6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