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的认定—六朝画家与道教
发布时间:2025-05-15 01:24
本文以六朝时期画家与道教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着重使用了《道藏》中的相关文献材料,并在目前美术史学者与道教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对六朝时期的画家传记和画论做了一个道教学的解释。本文包括三个部分,分别以顾恺之、谢灵运、宗炳作为主题展开论述。 在第一个部分里,文章主要从《世说新语》中的一则顾恺之的故事入手,指出道教存思术在四世纪下半叶是一个文人士大夫社交圈里非常流行的话题。通过对顾恺之行为举止的分析,指出他可能是个道教徒,他的“宗教经验”是受到了当时小说影响,而这些文本可能是道教徒存思修炼时的体验记录;他对于道术的痴迷则反映当时当时道教信仰中一种非道德性、唯物或机械性、并且乐观的态度,这可能与当时的杜子恭教团存在着联系。 第二部分以谢灵运《山居赋》中的茅茨为对象,探讨了当时贵族园林里茅茨建筑的特殊含义,指出茅茨建筑与明堂一样在外貌上具有相同之处,它们是远古神圣建筑的延续。后来茅茨成为道教信仰的象征符号,谢灵运之所以用它们装饰他的净土世界,实际上是诗人对于童年的道馆生活的回忆。 第三部分是宗炳的《画山水序》,在这一章里本文回顾了西方透视学的发展过程后,指出没有证据表明宗...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46028
【文章页数】:17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图6敦煌遗书P.2610《攘女子妇人述秘法》,图片来自《法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第238页
140图7图9杨鸿勋绘制的“黄帝时明堂”复原设想图。图片来杨鸿勋:《宫殿考古通论》,〔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年,第16页图12。藏敦煌西域文献》第16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1年,第238页。图7被认为有顾恺之画风的《白泽精怪图》(P.2682)。图....
图10曾侯乙墓二十八宿衣箱展开图
图10曾侯乙墓二十八宿衣箱展开图。图11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明,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
图11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明,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
141图11仇英,《汉宫春晓图》(局部),明,绢本设色,台北故宫博物院。图12西王母座下的昆仑,丁家闸五号墓中前室西顶,4世纪末—5世纪前半。图片来自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图版西顶“庆云”。
图12西王母座下的昆仑,丁家闸五号墓中前室西顶,4世纪末—5世纪前半
141图12西王母座下的昆仑,丁家闸五号墓中前室西顶,4世纪末—5世纪前半。图片来自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酒泉十六国墓壁画》,〔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年,图版西顶“庆云”。
本文编号:40460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4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