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建构与形象的回归—论蒲国昌艺术
发布时间:2025-07-02 02:16
中国的当代艺术一直以西方为标准,在他们的系统和美术理论的框架下来在进行探索和接轨的话,那么现在我们中国当代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应该是如何脱离欧美的主流系统,如何建立中国本土化的当代艺术和自己的文化价值系统。对艺术史而言,应该做两条线的考虑,一个是主流艺术史,一个是当代艺术史。而蒲国昌先生恰恰游离在这两大艺术史写作的主线之外。但是从个案研究来说,现在艺术史的写作很多其实是作为一种艺术文献的提供,真正艺术史的写作是离不开贵州和蒲国昌艺术。蒲国昌对艺术的虔诚,简直是一种宗教感情,他纯净地求索,不为功利左右,通过不同类型的作品,给人以新的视觉体验,在内在精神世界的理性加工中实现形象的回归,来表达生命中炽热的感情。蒲国昌先生以一人之力构建独属于自己的艺术王国,从早期的版画、木刻到蜡染再到现在的水墨转换,蒲国昌先生以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创作致力于探索和建立中国的现代美术,并努力构建个人的艺术体系。本文主要从蒲国昌先生的艺术经历,艺术史的书写,形式语言的建构和形象的建构几个方面着重论述,旨在突出蒲国昌艺术不仅仅是美术史上的重要史料或文本展现,而且蒲国昌以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创作致力于探索和建立中国的现代美术。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蒲国昌艺术与人生
2.1 蒲国昌的艺术成长经历
2.2 蒲国昌艺术“叛逆”精神的形成
2.3 蒲国昌艺术态度——艺术即人生
第三章 形式建构与形象的回归
3.1 艺术史的书写
3.1.1 第一阶段创作(1954—1979年)
3.1.2 第二阶段创作(1980—1990年)
3.1.3 第三阶段创作(1991—至今)
3.2 形式语言的建构
3.2.1 人格的独立与精神的自由
3.2.2 “阴刚”艺术
3.2.3 回归人本,回归感性
3.2.4 开放的教学体系
3.3 形象的建构
3.3.1 形象的回归
3.3.2 变形
3.3.3 形象的重新建构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55068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
第二章 蒲国昌艺术与人生
2.1 蒲国昌的艺术成长经历
2.2 蒲国昌艺术“叛逆”精神的形成
2.3 蒲国昌艺术态度——艺术即人生
第三章 形式建构与形象的回归
3.1 艺术史的书写
3.1.1 第一阶段创作(1954—1979年)
3.1.2 第二阶段创作(1980—1990年)
3.1.3 第三阶段创作(1991—至今)
3.2 形式语言的建构
3.2.1 人格的独立与精神的自由
3.2.2 “阴刚”艺术
3.2.3 回归人本,回归感性
3.2.4 开放的教学体系
3.3 形象的建构
3.3.1 形象的回归
3.3.2 变形
3.3.3 形象的重新建构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4055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055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