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杨家埠年画灶王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19:21
本文关键词:齐鲁杨家埠年画灶王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久负盛名的杨家埠年画是中国三大年画之一,亦是黄河流域劳动文明的沉淀。杨家埠灶王年画是诸多杨家埠年画题材里较为具有民俗内涵的一类,灶王形象生动传神、风格独特,非常具有代表性。本文以杨家埠年画中的灶王形象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这一特殊类型神仙形象的演变历程及造型特征,探索灶王形象的成因,进而探讨其隐涵的图像功能及社会意义。杨家埠灶王形象属于杨家埠年画神像中典型的艺术形象,艺术形象的发生和发展跟所属艺术类型之发展历程有牵连。所以,对杨家埠年画中的灶王形象做深入研究,对于更好的厘清杨家埠年画的发展历程和风格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杨家埠年画由民间艺人创作,流传于民间,与农民大众的社会生活和民俗有着密切联系,年画中形象的形成和演变也蕴含着丰富的民间风俗礼仪及民间风情,研究灶王形象为窥视民间社会风貌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关于杨家埠年画的研究,学术界已取得了一些成果,却鲜有人针对杨家埠年画中的灶王形象进行专门研究,对其演变的分析也较少。杨家埠年画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在齐鲁大地上,在民间社会中不断的孕育和成熟。纵观杨家埠年画的发展历程,经历了明朝兴起,清朝繁盛,民国没落,建国后复兴的三个时期,年画中的各类艺术形象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创造和造型的不断蜕变。本文以杨家埠年画中的灶王形象为研究对象,以图像分析为基础,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杨家埠灶王形象与民俗、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内在联系。本文对中国的灶王形象和灶王年画进行了溯源,从原始自然崇拜时的火神、爨神到被充当灶王的炎帝、黄帝、祝融三名原始部落首领,再到家神灶王,对灶王形象的梳理愈发清晰;在灶王形象溯源的基础上笔者开始针对杨家埠地区的灶王进行分析,从横向上比较它与其他地域灶王年画中灶王形象的不同,对其形象布局进行分类解析,总结出杨家埠年画中灶王形象的总体造型风格;从时间纵向上考察杨家埠年画中灶王形象的历史演变过程和形象特征,并重点剖析影响灶王形象生成的民俗因素,以及讨论杨家埠年画中灶王形象的社会意义。杨家埠灶王形象的产生和变化历程,既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表现,又折射着每个时代的主流风貌。作为民间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对其形成更为重要的条件是民间习俗,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民俗内容。杨家埠年画中的灶王形象以其风俗内涵印证着民间的审美风尚变迁,引领着民间大众向善向美。
【关键词】:灶王形象 年画 杨家埠 灶王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218.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5
- 0.1 课题源起9
- 0.2 文献综述及研究现状9-11
- 0.2.1 中国年画相关研究9
- 0.2.2 基于杨家埠地区年画研究现状9-10
- 0.2.3 杨家埠灶王年画研究现状10
- 0.2.4 文化史角度灶王形象研究10-11
- 0.3 研究目的及意义11
- 0.3.1 课题研究目的11
- 0.3.2 课题研究意义11
- 0.4 研究思路11-12
- 0.5 研究内容12-14
- 0.6 研究方法14
- 0.7 课题研究重点及难点14-15
- 第一章 灶王及灶王年画溯源15-25
- 1.1 灶王起源与形象演化15-21
- 1.1.1 中国原始灶神——火神、爨神15-17
- 1.1.2 灶王形象人格化——炎帝、黄帝、祝融17-20
- 1.1.3 灶王形象形成——原始天神到民间家神20-21
- 1.2 灶王年画演变历程21-25
- 1.2.1 原始灶王年画考究21-23
- 1.2.2 灶王年画时代演变23-25
- 第二章 灶王形象区域对比及杨家埠灶王年画形象布局25-36
- 2.1 中国灶王年画地域特征分析及形象对比25-31
- 2.1.1 中国灶王年画地域分布概述25-26
- 2.1.2 北方灶王年画分布及风格简析26-27
- 2.1.3 南方灶王年画分布及风格简析27-28
- 2.1.4 北方部分地区灶王形象分析与杨家埠灶王形象对比28-31
- 2.2 杨家埠灶王年画形象布局31-36
- 2.2.1 两层灶和三层灶31-32
- 2.2.2 两头灶和三头灶32-33
- 2.2.3 不同题材形象分布33-35
- 2.2.4 本节小结35-36
- 第三章 杨家埠灶王形象演变整体解读36-45
- 3.1 杨家埠明代灶王形象分析36-39
- 3.1.1 明代经济结构调整36-37
- 3.1.2 明代文化艺术渗透37-38
- 3.1.3 明代民间宗教信仰38
- 3.1.4 明朝灶王形象分析38-39
- 3.2 杨家埠清朝灶王形象分析39-42
- 3.2.1 清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39-40
- 3.2.2 清朝士大夫文人艺术影响40-41
- 3.2.3 清朝灶王形象分析41-42
- 3.3 杨家埠民国到建国后灶王形象分析42-43
- 3.3.1 杨家埠民国到建国后政治背景42
- 3.3.2 画家指导42
- 3.3.3 思想解放42-43
- 3.3.4 本节小结43
- 3.4 本章小结43-45
- 第四章 杨家埠灶王形象生成探析45-58
- 4.1 杨家埠地区的民俗与风情45-49
- 4.1.1 杨家埠年节民俗45-48
- 4.1.2 杨家埠地区祭灶习俗考察48-49
- 4.2 杨家埠地区灶王形象的来源49-56
- 4.2.1 杨家埠地区灶王传说考察49-53
- 4.2.2 杨家埠地区灶王传说与灶王形象生成53
- 4.2.3 杨家埠自然环境与灶王形象生成53-55
- 4.2.4 杨家埠民间神仙信仰与灶王形象生成55-56
- 4.3 本章小结56-58
- 第五章 齐鲁杨家埠年画灶王形象的社会意义58-63
- 5.1 记录功能58-60
- 5.1.1 时代兴衰的缩影58-59
- 5.1.2 社会状态的映射59-60
- 5.1.3 民间习俗的呈现60
- 5.2 社会伦理引导60-63
- 5.2.1 向善——形象的教化功能61
- 5.2.2 向美——忠于民间审美,反映民间审美61-63
- 总结63-64
- 主要结论64-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68
- 图片及表格附录68-70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7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书云;从年画形象与艺术特色看民俗生活[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王树村;年画三辩[J];美术观察;2005年02期
3 ;潍县木版年画史料拾零[J];美术研究;1984年02期
4 张昕;;民间木版年画南北风格比较[J];湖北美术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5 林天顺;林敏;;灶头·灶神·灶画[J];浙江工艺美术;2007年03期
6 张紫晨;;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J];装饰;1988年04期
7 吴永福;论杨家埠木版年画的艺术特色[J];装饰;2003年01期
8 苟波;;神仙形象的“人性化”与道教的“世俗化”[J];宗教学研究;2008年03期
9 李润波;;农历书——时代变迁的见证[J];中国档案;2010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怡;论中国传统民间年画的创作主题和主题形象[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齐鲁杨家埠年画灶王形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2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