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巴渝题材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探究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巴渝题材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抗战时期重庆成为战时首都,众多艺术家为了躲避战乱迁至于此,他们成为巴渝地区文艺活动的主角,在这里进行文化艺术的探讨与交流。其中一部分入渝画家由于长期受此地自然景色与人文特色的感染与熏陶,创作出一些巴渝题材的山水画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一改当地山水画发展滞后的局面。在这一时期,受“笔墨当随时代”的影响,这些艺术家往往会以“古为今用”与“西为中用”的方式去追求艺术的现代性,因此笔者从这两个视角出发,分别选取两位具有高代表性的艺术大家作为研究对象,就他们的身份背景、艺术个性、典型题材、章法布局与笔墨及色彩表现进行一系列的比较与研究,并以四位艺术家为契点来分析抗战时期巴渝题材山水画笔墨形成的原因以及对后世山水画的启示。笔者选取的四位艺术家分别是傅抱石、陆俨少、宗其香、李可染。这不仅是出于对他们艺术成就的考虑,更是出于对他们社会接纳度的衡量。文章通过对抗战时期巴渝题材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探究,为山水画的向前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它教育我们要在总结前人艺术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笔墨特点与时代的发展规律不断的去进行创新,从而保持笔墨的“现代性”,释放山水画的活力,展现它的真正魅力所在。
【关键词】:抗战时期 巴渝题材 艺术风格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1 绪论9-15
- 1.1 课题研究背景9
- 1.2 课题的学术意义与实践意义9-10
- 1.2.1 学术意义9
- 1.2.2 实践意义9-10
- 1.3 主要艺术风格探究10
- 1.4 研究现状10-13
- 1.5 研究内容13
- 1.6 研究目的13
- 1.7 研究方法13-14
- 1.8 研究的主要难点14-15
- 2 抗战时期巴渝题材山水画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15-17
- 2.1 时代背景15
- 2.2 文化背景15-17
- 3 抗战时期巴渝题材山水画风格解析17-37
- 3.1 古为今用-傅抱石、陆俨少巴渝题材山水画风格特点之比较17-28
- 3.1.1 身份背景17-19
- 3.1.2 艺术个性19-20
- 3.1.3 典型题材20
- 3.1.4 章法布局20-23
- 3.1.5 笔墨及色彩表现23-28
- 3.2 西为中用-宗其香、李可染巴渝题材山水画风格特点之比较28-37
- 3.2.1 身份背景28-30
- 3.2.2 艺术个性30-31
- 3.2.3 典型题材31-32
- 3.2.4 章法布局32-34
- 3.2.5 笔墨及色彩表现34-37
- 4 抗战时期巴渝题材山水画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37-42
- 4.1 主观原因37-40
- 4.1.1 师古人37-39
- 4.1.2 师造化39-40
- 4.1.3 师我心40
- 4.2 客观原因40-42
- 4.2.1 巴渝地区自然人文特色40-41
- 4.2.2 传统笔墨技法的局限性41-42
- 5 抗战时期巴渝题材山水画对后世山水画的启示42-44
- 5.1 突破地域局限,扩展山水画表现范畴42-43
- 5.2 推进山水画笔墨的现代性43-44
- 6 结语44-45
- 参考文献45-48
-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及科研情况48-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红岩;外在与内蕴——谈黑龙江摄影群体的艺术风格追求[J];文艺评论;2001年02期
2 罗徕;论画家的艺术风格[J];艺术交流;2001年04期
3 袁磊;艺术风格的“有我”与“无我”之境[J];美与时代;2004年04期
4 王佩国,郝瑞闽;服装设计师的艺术风格与品牌文化创建[J];装饰;2005年02期
5 李宏;;凡·高艺术风格之我见[J];美术大观;2008年12期
6 高菲;;关于艺术风格形成的思考[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8期
7 刘湘东;;地理环境与艺术风格[J];美术观察;2009年01期
8 刘彦东;;试论艺术家的个性与艺术风格[J];书画世界;2010年02期
9 刘阔;;艺术风格宜自然形成[J];美术向导;2012年04期
10 于会泳;个人艺术风格的发展[J];人民音乐;196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陶永祥;;毛泽东早期书法历程及其艺术风格的形成[A];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个人课题成果集2011年(上)[C];2012年
2 贾玉树;;军事装备思维的艺术风格[A];第四届全国军事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文集[C];2013年
3 吴功正;;郭沫若的创作思想和历史剧的艺术风格[A];郭沫若研究第二辑[C];1986年
4 周积寅;;关于中国画家艺术风格问题[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侯林军;;名优教师教学艺术风格形成原因个案研究——陈积林老师教学艺术风格及成因分析[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武复兴;;石头娃歌并序[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0一二年)[C];2013年
7 韩经太;;清真词艺术风格申论[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8 霍楷;;日本老广告艺术风格走向研究[A];中国创意设计年鉴论文集2013[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第二中学 王国相;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N];学知报;2010年
2 陈汉波;地域文化与艺术风格[N];美术报;2014年
3 籍忠亮 广东省文史研究馆终身馆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客座教授;关于艺术风格[N];亚太经济时报;2009年
4 廖伦焰;《我的金鱼会唱莫扎特》的艺术风格[N];文学报;2013年
5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巴基斯坦的艺术风格和特色[N];光明日报;2004年
6 潘丰泉;另类解读 艺术风格与个性表现[N];美术报;2012年
7 皮道坚 整理 杜金玉 王芳 熊冬城;创造与时代匹配的艺术风格[N];美术报;2013年
8 饶宗颐;西北灵魂大漠情[N];光明日报;2014年
9 ;从两种艺术风格来谈谈法国人的本源与认同性[N];东方早报;2014年
10 张永琛 董志强;感谢生活[N];人民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振齐;气韵:艺术风格学的支点[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2 孟文琦;王献之草书艺术初探[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琳;梅清山水画黄山情结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4 毕超;当代爵士舞艺术风格与训练方法分析研究[D];北京舞蹈学院;2015年
5 田蒙;分析插画艺术的风格体现[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6 何倩;西汉着衣式陶俑初论[D];西北大学;2015年
7 胡玉娇;几米绘本艺术风格的研究及应用[D];西安工程大学;2015年
8 张军;浅析洛维斯·科林斯绘画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9 唐柳;耳目所习,得于心,应于手[D];湖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高霞;莫扎特歌剧《仁慈的蒂托王》中咏叹调《啊!就在此刻》的艺术风格及其演唱实践研究[D];云南艺术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抗战时期巴渝题材山水画的艺术风格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7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27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