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莫奈《睡莲》系列与海派画家作品的意象性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6 23:03

  本文关键词:莫奈《睡莲》系列与海派画家作品的意象性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意象”一词产生在中国可以说由来已久,这与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文化和文化发展息息相关。故而,中国大多画家讲求“立象以尽意”。然而即使西方文化发展历史与东方截然不同,但在历史的进程中,由于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使得西方画家的绘画思想发生着转变。与此同时,古老的中国在被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历史时期里,西方文化审美和画作商品化的经营模式,对当时的文人画家们影响颇深,东方画家的绘画思想也在发生着改变。生活中的发展与变革必然影响着画家们的心态与感受,而这东西方绘画共同产生变革的时期,造就了印象派和海上画派。作为印象派的代表人物莫奈,他的晚期作品《睡莲》系列组画是他一生绘画经历的集大成之体现,画面颇具东方意象性;作为与莫奈生活在同一时期的海上画派的一些名家代表如虚谷、任伯年和吴昌硕等人,他们的画作受西方艺术和市场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借鉴融合,创新出独具特色的绘画风格。本文重点将莫奈晚期《睡莲》作品与海派名家的书画作品相比较,试从构图、色彩、笔法和审美意识等方面进行画面意象性的比较研究,从而通过探索莫奈与海派画家作品意象表现上的一些相通之处,思考其中可为中国近现代油画本土化带来的一些启示。
【关键词】:意象 莫奈 《睡莲》 海上画派 任伯年 吴昌硕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绪论6-7
  • 第一章 画家生平及艺术作品介绍7-18
  • 1.1 印象派画家莫奈生平7-12
  • 1.2 海派及主要海派画家简介12-18
  • 第二章 生活和时代背景介绍18-23
  • 2.1 印象派产生的时代背景18-19
  • 2.2 海上画派产生的时代背景19-21
  • 2.3 莫奈的经济生活背景21-22
  • 2.4 主要海派画家的经济生活22-23
  • 第三章 莫奈与海派画家作品的意象性比较——画面23-33
  • 3.1 构图23-27
  • 3.2 色彩27-30
  • 3.3 笔触和笔墨30-33
  • 第四章 莫奈与海派画家作品的意象性比较——审美意识33-40
  • 4.1 中国审美意识中的意象33-36
  • 4.2 西方审美意识中的意象36-37
  • 4.3 莫奈《睡莲》中的中西审美意象37-40
  • 第五章 中国近现代油画的养料40-45
  • 5.1 近现代中国油画的探索40-41
  • 5.2 现代中国油画“本土化”的追求41-42
  • 5.3 于本人创作的滋养42-45
  • 结论45-46
  • 致谢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 参考图片50-51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惠云;《莫奈夫人和孩子》[J];世界文化;2005年04期

2 金坚;;浅谈莫奈的《卢昂大教堂》[J];美术大观;2006年09期

3 陈刚;;光影视角中的莫奈[J];文艺研究;2011年03期

4 陆虹宇;;莫奈作品中光与色的运用[J];美术大观;2013年09期

5 莫奈;莫奈夫人母子[J];当代外国文学;1986年01期

6 刘t,

本文编号:4276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4276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f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