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文人画”中的陶诗情结

发布时间:2017-08-14 16:18

  本文关键词:“文人画”中的陶诗情结


  更多相关文章: 田园诗 文人画 主体意识 平淡冲和


【摘要】:陶渊明的田园诗所表达的一种平淡冲和、超然世外的美学倾向,对后世的绘画、诗歌创作尤其是文人画的理论奠基者苏东坡产生了很大影响。苏东坡提倡文人画"绚烂之极,复归平淡",以抒发胸中意气,这与陶渊明的美学主张是一致的。陶诗的美学境界也是典型的古代文人画意境。可以说,不能体会陶诗的审美倾向与艺术思想,就难以真正懂得中国古代的文人画。
【作者单位】: 阜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关键词】田园诗 文人画 主体意识 平淡冲和
【基金】:安徽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阜南柳编工艺美术创新研究(项目编号:SK2015A130)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DIY手绘服饰饰品店(项目编号:AH201410371015)
【分类号】:J212
【正文快照】: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少有的动荡与变革并存的时期。在这个“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名士少有金”的黑暗乱世,汉以前“以天下是非风范为己任”的人生价值观开始发生动摇,道家清净无为、师法自然的思想得到了发挥。这一时期玄学盛行,魏晋文人崇尚自我、蔑视礼法、追求个体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宝泓;点周易和陶诗[J];新美术;1995年02期

2 培;;英译陶诗(十一)[J];英语知识;1999年11期

3 李华;20世纪陶诗风格研究重要成果概说[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10期

4 李瑞明;陶诗的清洁精神[J];华夏文化;2001年01期

5 刘士林;论陶诗的生命诗境[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5期

6 李红霞;从隐晦到显扬——元前陶诗价值定位嬗变的历史考察[J];江淮论坛;2005年04期

7 张迪;贯穿于陶诗的思想是生命思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李红霞;;论陶诗在唐宋的传播机制[J];江汉论坛;2006年09期

9 蔡华;;以韵助译的汪译陶诗[J];九江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王舜华;冯荣珍;;郝经“和陶诗”的研究[J];名作欣赏;2009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玉声;;从诗骚到陶诗[A];诗经研究丛刊(第六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兰字冬;探寻与揭示[N];光明日报;2002年

2 河南省永城市十八里中学 徐文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N];学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甫f,

本文编号:67355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7355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f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