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印象》系列从写生到创作的实践与认识
本文关键词:《陕北印象》系列从写生到创作的实践与认识
【摘要】:写生与创作在绘画中一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西方油画还是中国画,不管是山水还是花鸟、人物,都离不开写生。写生成为当代画家磨砺与完善绘画语言的重要手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找写生与创作的新思路,开始反思我们的绘画作品究竟应该如何对写生进行升华,从写生走向创作已经成为了当今画坛的潮流趋势。写生与创作可谓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清楚地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学会把自己在写生中的所见所得进行艺术再加工,达到创作的目的,这将会在以后的绘画道路上给我们提供很大帮助,对于山水画的创新和发展也具有无可否认的价值和意义。本论文阐述了当代山水画从写生到创作的一些规律性认识,并结合自身从山水画写生走向创作的具体实践以及陕北印象系列的创作感受,论述了从写生到创作转换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这些实践的过程和感悟让我对从写生到创作的转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实践探究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不管是构图、笔墨语言还是设色,都是山水画从写生走向创作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作为一名学画之人,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我们应该更加亲近自然,感悟生活,并不断提升自我的审美水平,在作画的过程中要融入自身情感和绘画理念,并从中提炼出属于自己的审美个性,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
【关键词】:写生 创作 提炼 艺术加工 陕北印象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2-3
- Abstract3-5
- 引言5-7
- 第一章 从写生走向创作是现代山水画创作的关键7-12
- 第一节 现代山水画写生的时代背景7
- 第二节 现代山水画内容的写实性7-9
- 第三节 现代山水画家写生风格的盛行9-12
- 第二章 《陕北印象》系列从写生到创作的实践12-17
- 第一节 创作的前期准备12-13
- (一) 选景写生12
- (二) 创作构思12-13
- 第二节 创作过程——写生稿到创作稿的转换13-17
- (一) 写生物象到创作物象的转换13-14
- (二) 自然色到画面色的提炼14-15
- (三) 写生线条与笔墨晕染的结合15-17
- 第三章 《陕北印象》系列创作过程中的问题及思考17-20
- 第一节 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7-19
- (一) 构图问题17
- (二) 色彩单一造成画面过于平面的问题17-18
- (三) 线条与笔墨晕染不协调的问题18-19
- 第二节 我在创作《陕北印象》系列时受到的启发和思考19-20
- 结语20-21
- 参考文献21-22
- 作品展示22-25
- 致谢25-26
- 攻读硕士发表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26-2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流秋;从生活体验到构思的一黠体会[J];美术;1955年12期
2 舒咏平;论创作构思中形象的选择与组合[J];江淮论坛;1992年03期
3 靳薇薇;我心中的“生命之源”——谈我的作品“生命之源”的创作构思[J];服务科技;1994年06期
4 董小玉;论创作构思的心理流程[J];海南师院学报;1995年03期
5 贺友直;;关于连环画创作的立意[J];连环画报;2009年02期
6 秦勇;开掘主题 不断求索——《壁蜂》创作构思[J];电影通讯;1991年02期
7 杨文虎;;杨文虎评论小辑(一) 创作构思的发生[J];上海文学;1986年06期
8 曹炜;;2006我的创作反思[J];上海艺术家;2006年02期
9 李天道;;“得之于内”:审美创作的个性化追求[J];当代文坛;2006年05期
10 李建军;;论文学创作构思的整合机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立魁;;科教片创作中的“突出”问题[A];科教影视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霞;四川音协组织创作交响乐《生命》[N];中国艺术报;2008年
2 胡殷红;大题材创作与童心世界[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3 宋永进;“微时代”下的美术存在[N];美术报;2014年
4 徐晓钟;呼唤与颂扬理想和信念的戏剧[N];光明日报;2012年
5 ;永远的丰碑[N];美术报;2008年
6 记者马佳;用首饰语言展示自我意识[N];中国黄金报;2009年
7 龙文辉;让流浪的心回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8 杨经建 郭君;在批评中解读[N];光明日报;2006年
9 范达明;心潮逐浪高[N];美术报;2007年
10 唐昀;名家雇用助手作画,还算不算名家作品?[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贡嘎伦珠;交响序曲《幻象》等五部(首)作品及其创作札记[D];西藏大学;2015年
2 高佩育;走入写生中的创作[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3 李建淼;谈《逝去的风景》水彩画创作[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赵柏辛;浅析黑白灰构成在水彩画创作中的作用[D];辽宁师范大学;2015年
5 武萌萌;工笔荷塘系列创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6年
6 赵振宇;《梦幻现实的青春印记》—创作感悟[D];吉林艺术学院;2016年
7 许沈紫;主观意识在笔者创作中的支配作用[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8 丁巧;论《重现的时光》的创作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9 苏书兵;《一树独先天下春》的创作报告[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10 陈雪柯;《陕北印象》系列从写生到创作的实践与认识[D];扬州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6974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697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