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论中国山水画中“淡”之意蕴

发布时间:2017-09-01 02:34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山水画中“淡”之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山水画 意蕴


【摘要】: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它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和艺术精神的直观表达,也是中国人的人生观、自然观和宇宙观的直接体现。老子有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山水画之所以在唐末以后占据中国绘画的主导地位,就是因为它最近似于先贤哲学中的“道”中国山水画从兴起之初就承载着圣人之道。南朝宗炳说“圣人含道映物”“山水以形媚道”,他的“道”主要指的是老、庄之“道”,后世论画者几乎都是以道家精神为艺术的精神。老子在阐述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道”时,引用原指味觉概念的“淡”加以引申,并赋予其新的哲学内涵。“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恬淡为上”“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澹然无极”等老、庄的哲学、美学思想的阐释,使“淡”成为道家思想的核心——“道”的一种象征。明末董其昌论画的最高艺术标准是“淡”,可谓“质任自然,是之谓淡”。纵观中国山水画的发展历程,对“淡”的境界的追求一直都是无数山水画家们的至高理想。本文以“淡”为核心展开论述,揭示出“淡”如何成为中国山水画的审美理想,“淡”在不同时期具有怎样的具体内涵,历代山水画家们如何描绘他们理想中的“淡”之境界,“淡”在当代中国山水画中有怎样的价值。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阐明该课题的研究意义。第二章详解“淡”的哲学渊源及美学特征。第三章论述中国山水画“以淡为宗”的实质。第四章浅谈“淡”的本质内涵及当下意义。第五章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与创作体验来分析“淡”对个人审美思想及艺术表达的影响。最后总结“淡”在中国山水画中的内涵意蕴,并重申课题意义。总之,本文通过对中国山水画中“淡”的内涵和意蕴的研究,来阐明中国山水画从古至今的发展皆不可失之于“道”,当代中国山水画中形与技的发展创新也不可失之于心性。并在研究中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指引自己的创作之路。
【关键词】:中国山水画 意蕴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课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10-12
  • 1.1.1 课题背景10-11
  • 1.1.2 课题意义11-12
  • 1.2 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分析12-13
  •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方法13
  • 1.4 课题的难点与创新点13-15
  • 第2章 “淡”之概论15-19
  • 2.1 “淡”的概念15
  • 2.2 “淡”的哲学渊源15-16
  • 2.3 “淡”的美学历程及意义16-19
  • 第3章 中国山水画之“以淡为宗”19-34
  • 3.1 从宗炳“山水以形媚道”谈起19-20
  • 3.2 “水墨渲淡”20-22
  • 3.3 “以淡为宗”22-25
  • 3.3.1 山水画“以淡为宗”的渊源22
  • 3.3.2 “以淡为宗”是“南北宗论”的理论基础22-23
  • 3.3.3 “南宗”一系文人画家的“平淡天真”23-25
  • 3.4 “淡”与“远”25-27
  • 3.4.1 宗炳“远映法”25
  • 3.4.2 郭熙“三远法”25-26
  • 3.4.3 “远”“淡”同宗26-27
  • 3.5 “淡”与“空”27-29
  • 3.5.1 “空”的精神内涵27-28
  • 3.5.2 “空”在山水画中的应用28-29
  • 3.5.3 “空”与“淡”之关联29
  • 3.6 “淡”与“逸”29-34
  • 3.6.1 “逸”的概念30
  • 3.6.2 逸品至上30-31
  • 3.6.3 山水画中“淡”与“逸”的关系31-32
  • 3.6.4 “逸”的最高峰倪瓒32-34
  • 第4章 “淡”的本质内涵及当下意义34-39
  • 4.1 中国山水画中“淡”的精神内涵34-36
  • 4.1.1 中国山水画映照民族精神之历程34-35
  • 4.1.2 “淡”非柔弱软媚35-36
  • 4.2 “淡”在当代中国山水画中的意义36-39
  • 4.2.1 近现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况36-37
  • 4.2.2 “淡”之于当代山水画的意义37-39
  • 第5章 个人创作分析39-44
  • 5.1 个人经历与认知39
  • 5.2 作品立意39-40
  • 5.3 “淡”在个人创作中的应用40-44
  • 结论44-45
  • 致谢45-46
  • 参考文献46-47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47-48
  • 附件48-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中田;折射的镜像——也谈研究生学位论文[J];文艺争鸣;2001年03期

2 方仪;钱志中;;关于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7年01期

3 郦明;浅议我国高校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J];机械工程;1987年02期

4 谢楠;牛伟恒;杨维磊;;如何通过文献综述解决好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继承与创新问题[J];山西青年;2013年24期

5 谭建荣;;怎样写好研究生学位论文评语[J];应用写作;2004年01期

6 刘长城;张坤;;谈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途径[J];山东文学;2009年S4期

7 牛敬莹,刘文娟,卢石,张瑞华,张美丽;全国体育院校(系、科)研究生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的建立及其作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8 张铁夫;学位论文与学术创新——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的一点体会[J];中国比较文学;2004年02期

9 林向阳;1981-2002年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10 王茜;;关于提高创作艺术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思考[J];设计艺术;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黎娟;秦荣;;浅谈研究生学位论文档案管理及开发利用[A];陕西省档案学会第八次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选辑[C];2004年

2 龚乐年;;刍议影响研究生业务培养质量的几个原因[A];第二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3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蔡妙花;曹春;赵乃良;;优化管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探索和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程墨 通讯员 严莉莉 陈博;12道“金牌”倒逼研究生写好论文[N];中国教育报;2013年

2 方延明;新世纪我们怎样培养研究生[N];中国教育报;2001年

3 本版编辑邋陶雷 韩仁武 范吉昌;质量在“较真”中提升[N];解放军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李玉兰;研究生学位论文“打假”的法律思考[N];光明日报;2009年

5 李世彬 苏继红;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N];光明日报;2006年

6 通讯员 杨茗;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永恒主题[N];光明日报;2006年

7 文永红;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三方受益[N];科技日报;2006年

8 特约记者郑水平;曙光油区建成首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N];中国石油报;2010年

9 记者 宋全政;山东建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制度[N];中国教育报;2009年

10 吴佳s,

本文编号:769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769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4b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