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绘画论文 >

任伯年和王雪涛写意花鸟画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02:12

  本文关键词:任伯年和王雪涛写意花鸟画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花鸟画 笔墨形式 色彩 构图


【摘要】:任伯年和王雪涛是中国近现代绘画历史上的两颗璀璨的明珠,他们在艺术上大胆革新,继往开来,掀起了各自时代绘画的新风尚,在艺术传承上,他们虽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在艺术革新道路上却有着太多的可比性。任伯年和王雪涛都是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人物,无论是在绘画学习方面,还是绘画传承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他们的艺术实践推动了中国花鸟画在特殊时期的发展,对后世的花鸟画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第一部分,将对任伯年、王雪涛的人生历程和生活状态进行对比研究。社会生活状态是每个人无法改变的事实,每一个艺术家作为社会组成的个体,所处时代背景、家庭境况、艺术道路等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其艺术发展的轨迹。第二部分针对任伯年和王雪涛花鸟画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主要从笔墨形式语言、色彩运用、造型图式及其构图形式方面进行论述,逐层展开分析。发掘两位艺术巨匠在花鸟画方面的突出贡献。第三部分转入两人绘画艺术学习与发展对后世花鸟画学习和创作的启示,总结当下花鸟画艺术的发展道路。在当前艺术形式多元化的新时期,如何应对历史发展规律,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转变笔墨语言技巧,探索新型色彩、构图形式,任伯年和王雪涛为我们提供了可行的典范。
【关键词】:花鸟画 笔墨形式 色彩 构图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21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6
  • 1 导言6-8
  • 1.1 问题的提出6
  • 1.2 研究综述6
  • 1.3 研究方法6-7
  • 1.4 本文的创新7-8
  • 2 任伯年、王雪涛艺术风格产生的根源分析与比较8-19
  • 2.1 人生历程的差异和生活状态的差别8-12
  • 2.1.1 多品格并存或融合中的任伯年8-9
  • 2.1.2 身历“三期”风云的王雪涛9-11
  • 2.1.3 小结11-12
  • 2.2 画学路径的差异12-19
  • 2.2.1 任伯年绘画的早期及中晚期渊源和师承12-15
  • 2.2.2 王雪涛从临摹到创作的画学路径15-18
  • 2.2.3 小结18-19
  • 3 任伯年、王雪涛艺术风格本体语言比较19-41
  • 3.1 对任伯年、王雪涛艺术作品形式元素的比较分析19-32
  • 3.1.1 笔墨形式语言19-23
  • 3.1.2 色彩运用23-28
  • 3.1.3 造型图式28-32
  • 3.2 对任伯年、王雪涛构图形式的比较分析32-41
  • 3.2.1 外轮廓形式比较分析33-35
  • 3.2.2 内部组织结构35-38
  • 3.2.3 构图体量均衡与对比分析38-41
  • 4 任伯年、王雪涛艺术风格对当代花鸟画创作的启示41-45
  • 4.1 笔墨形式语言的坚持41-43
  • 4.2 色彩运用的多元化43-44
  • 4.3 造型及构图的多样化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49-50
  • 后记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建波;从任伯年反思当代人物画[J];美术观察;2002年10期

2 刘钢;任伯年人物画的艺术特征[J];泰山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尹然;诗情画意分外美——读任伯年的画[J];美术之友;2004年01期

4 顾静;;望风与怀想——任伯年画风之意蕴再识及其艺道重温[J];美术大观;2006年11期

5 汤永炎;;任伯年绘画艺术研究[J];艺术百家;2007年S1期

6 王一飞;;再议任伯年肖像画艺术特征的成因[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姜莉;曾莉佳;;浅析任伯年与他的《东山丝竹图》[J];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12期

8 刘军利;;任伯年肖像画研究[J];美苑;2010年02期

9 于瀛波;;《任伯年全集》编后杂感[J];中国美术;2010年02期

10 易 ,今 ,宁人;任伯年和他的画[J];美术;195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卢梅英;;浅析绘画作品市场化对任伯年的影响[A];首届中国高校美术与设计论坛论文集(上)[C];2010年

2 杨峰;;古今画钟馗[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国华;江南怪才任伯年[N];工人日报;2000年

2 郝勤学;任伯年 确保重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N];天水日报;2008年

3 记者 黄俊娴;任伯年艺术研究院成立[N];美术报;2011年

4 肖凡;任伯年遗珍齐聚西子湖畔[N];中国商报;2012年

5 水天;任伯年:艺术市场常青树[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6 记者 姬旺芳;市人大传达落实省党代会精神[N];天水日报;2007年

7 记者 马子雷;任伯年《华祝三多图》再创高价[N];中国文化报;2011年

8 钟禾;任伯年《华祝三多图》估价过亿元[N];中国商报;2011年

9 斯舜威;认识任伯年的几个关键点[N];美术报;2011年

10 江晚;真假任伯年[N];中国文物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們;任伯年花鸟画色彩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路娟;任伯年画派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2 乔戎晶;论任伯年人物画艺术[D];山西大学;2003年

3 孙淑芹;任伯年人物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亮;任伯年人物画和当代人物画的关联性[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5 张晓聪;任伯年的人物画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6 张国磊;柯尔尼留·巴巴与任伯年人物绘画风格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7 孙婷婷;任伯年人物肖像画特征[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8 王海蓉;任伯年粉彩花鸟画风格成因及其技法探究[D];西南大学;2015年

9 李杰;任伯年没骨花鸟画特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年

10 田婷;任伯年作品的主客观赋彩之我见[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8536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huihuayishu/8536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8e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