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经验:从分析到情色
本文关键词:审美经验:从分析到情色
【摘要】:本文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出发,列出七组审美经验概念进行对比,对享乐、评价、现象、语义及定义等方面的传统看法进行分析。对若干审美经验概念的不同功能与价值做出评估。最后得出结论:在何等情形下,性经验才可以被恰切地描述并评定为审美经验。
【作者单位】: 美国佛罗里达州亚特兰大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审美经验 语义分析 情色审美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一18世纪中期,有个理性主义哲学家曾用心改造审美一词,想让它更具专业和现代色彩。可这个概念太过含混多变、歧义丛生,往往让那些业内理论家灰心丧气、沮丧不已,甚至有时对审美及其同源词(诸如审美态度、审美判断之类)明显表露出怀疑态度。此概念之所以模糊不清,原因之一是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红芬;王磊;;杜威审美经验特征论[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胡冬汶;张鸿阁;代琴;;选择迷失与失去定位及真实——关于传媒时代审美体验问题的几点思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3 郭冬梅;;杜夫海纳审美对象的真实性[J];内蒙古电大学刊;2010年02期
4 辛潮;;审美经验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判断力批判》学习札记[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6期
5 张黔;;中国古代美学对山水美的主体条件的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高秀暖;;我眼中的“美”[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2期
7 陈后亮;;身体美学与人道主义——谈舒斯特曼美学思想中的身体关切[J];西安社会科学;2009年02期
8 陈后亮;;美学需要肉身化吗?——兼论舒斯特曼身体美学的伦理关怀[J];淮海文汇;2009年01期
9 郭冬梅;;论杜夫海纳的情感先验[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10 王静;;小议自然美的标准问题[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汪济生;;建设能够直面经验、介入实践、前瞻未来的美学——关于当前及未来美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策略的思考之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王确;;论美学的人间性[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傅守祥;;大众文化时代的审美生态与身体美学[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5 祁志祥;;“自适其适”、“至乐无乐”——庄子美学新论[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6 汪行福;;社会批判与审美理论——从本雅明的救赎批判到哈贝马斯的新启蒙美学[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6)[C];2008年
7 唐圣;;论美学的边界[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9 李丕显;;后实践美学析疑[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10 蒋均涛;;触类旁通,不即不离——抒情性作品与审美体验[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锋;重要的是将生活做成艺术作品[N];中华新闻报;2007年
2 贾媛媛;美学:从艺术哲学走向文化哲学[N];光明日报;2007年
3 张节末;中国美学史研究法三题[N];光明日报;2001年
4 张晶;“日常生活审美化”呼唤学理建构[N];中国文化报;2008年
5 刘鑫 作者单位 延安大学文学院;城市美学与现代城市构建的美学实践[N];延安日报;2006年
6 李永新;马克思主义美学与现代中国[N];文艺报;2007年
7 成中英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周易》宇宙论:中国美学的理论之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杨晖 李平;“地方经验”:美学研究的重要元范畴[N];文艺报;2005年
9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卢甲甲;生态美学丛书:探究新的生态审美观[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10 徐宗文;美学与“诗性的美”[N];中华读书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宇辉;审美经验与身体意象[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彦章;公共领域的审美经验[D];山东大学;2007年
3 周舒;20世纪英美美学原理的对象和范围[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4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刘德林;舒斯特曼新实用主义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尹航;论杜夫海纳美学思想的主体间性内涵[D];山东大学;2010年
7 王苏君;走向审美体验[D];浙江大学;2004年
8 杨庆杰;宋明理学美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5年
9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董惠芳;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晗;姚斯审美经验理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
2 宋s,
本文编号:1005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05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