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莫里斯美学符号学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12 14:05

  本文关键词:莫里斯美学符号学思想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莫里斯 美学符号学 艺术符号


【摘要】:莫里斯倡导的美学符号学从符号学角度探讨了艺术符号通过类象方式意指价值的特点,美学符号学由美学语形学、美学语义学和美学语用学三部分有机组成。美学符号学框架有助于我们看清艺术话语相对于科学话语和技术话语的独有特质,统一美学研究中业已分离的形式研究和内容研究,区别美学分析和美学判断,看清批评语句中语义特征表象背后的语用维度,看清不同批评流派产生纷争的根源,从而建设一门科学美学或美学符号学。
【作者单位】: 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语言符号应用传播研究中心;
【关键词】莫里斯 美学符号学 艺术符号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莫里斯美学符号学思想研究”(项目编号:12BWW002) 江苏省333工程项目 江苏省留学基金项目(苏教办外〔2013〕13号)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3-06
【正文快照】: 美国符号学家查尔斯·威廉·莫里斯(CharlesW.Morris)穷其毕生精力试图将符号学建设成为一项跨学科事业,使符号学成为各门学科的工具科学。从莫里斯的这一观点来看,用符号学理论来分析美学问题,是理所当然的事。美学作为符号理论的一部分,构成了符号学组成部分。因此,用符号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刚平;余闻婧;;自觉与自由——儒家私学课程思想及现实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2期

2 杨树文;;“图式”与“图示”——关于中国画视觉心理机制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4年17期

3 尹笑非;;“民间”的融会贯通性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本土回归——以吉祥图案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14年06期

4 王姗姗;;论伽达默尔的体验概念与审美转向[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马大康;;虚构理论的开端及其现代命运[J];学术月刊;2014年06期

6 李旭;;塞壬的歌声——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文学的生存困境[J];西部学刊;2014年10期

7 周惠新;蒋毅;;身体哲学视角下跆拳道运动审美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4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何茜;美学取向课程探究[D];西南大学;2014年

2 颜文洁;《金色笔记》的符号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3 沙凯;苏珊·朗格符号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希瑞;由《单向度的人》论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中的美学思想[D];湖北大学;2013年

2 肖根牛;论康德的“我思”概念[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3 谢芬;论叔本华“美的形而上学”[D];厦门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祁嘉华;从美学的困惑说开去[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毛萍;美学究竟研究什么?[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李军学,庞壮;体验、反思、否定——美学思想方法论刍议[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姜奇平;“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经济学与美学比较研究之二(上篇)[J];互联网周刊;2002年16期

5 范守信;素质教育与“美学”课程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6 陈学明;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美学理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7 唐桃;美学的自觉——元美学研究导言[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骆冬青;政治美学的意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张光芒;启蒙美学与政治美学比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10 李正学;;网络呼唤美学[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在昆明召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2 ;全国美学会议分别召开高校美学教学和造型艺术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3 ;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胜利闭幕 成立学会 通过章程 选举理事并提出学会工作计划和建议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4 ;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大会发言[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5 曾建平;;知识产品与美学在知识经济中的整合——关于“美学经济"命题的论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江苏省美学学会[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7 顾永芝;房亚红;;美学是什么[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8 王柯平;;美学研究中的可能缺漏(提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吴兴明;;消费时代或全球化:重振美学的一线新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10 夏训智;;有关灵性的思考与美学的建设及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来先;濒危的“美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2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3 刘金祥;遭遇泛化后,美学何以自省?[N];中国艺术报;2014年

4 郑州大学文学院 程勇真;美学研究不能太时尚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山东大学文学院 程相占;新世纪中国美学一瞥[N];社会科学报;2005年

6 张永清;当下美学研究期待解决什么[N];文艺报;2003年

7 何志钧 孟凡生 鲁东大学文学院;产业化的时代美学走向泛化与庸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8 沈海牧;美学的中国特色何处寻[N];光明日报;2012年

9 赵强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生活美学理论的建构与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胡孝根;《价值论美学》:价值论视域中美学建构的新尝试[N];中华读书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成纪;汉代美学中的身体问题[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_";非总体的星丛[D];浙江大学;2005年

3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谢昌飞;阿多诺美学视域下的现代性批判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6 王妍慧;“表现性形式”的历史呈现[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凯军;蔡元培实验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8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9 窦可阳;接受美学与象思维:接受美学的“中国化”[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志强;“消逝美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简显鹏;美学与革命[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崔璨;福柯的生存美学及当代意义[D];黑龙江大学;2012年

5 崔国清;日常生活视阈下的天气美学[D];兰州大学;2013年

6 邱艳艳;论美学中的爱[D];郑州大学;2007年

7 徐金凤;敞开美学的情感之维[D];湖北大学;2011年

8 童小畅;消费社会:美学终结的时代[D];四川大学;2005年

9 熊晓庆;视界融合[D];武汉大学;2005年

10 孙迁迁;女性审美特征与女性美学建构[D];湖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19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19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9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