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美学的解释学困境及其可能——从解释学思路到生产美学

发布时间:2017-10-12 22:23

  本文关键词:当代美学的解释学困境及其可能——从解释学思路到生产美学


  更多相关文章: 美学 普遍解释学 现代性 主体概念 生产美学


【摘要】:基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遗产以及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视野,伽达默尔发展出普遍解释学思路;相反,列奥.施特劳斯则对普遍解释学进行了批判。此种解释学争端并非是所谓作为一个学科的"解释学"争论,而是作为现代性之理解框架的解释学问题。文章试图指出两者的分歧之处在于对主体概念的解释和规定,并通过对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学思路的分析,探讨当代美学所面临的解释学思路的困境,进而讨论一种近年来关于"美学"议题的新提法和思想路向。
【作者单位】: 四川标鼎时代建筑工程有限咨询公司;
【关键词】美学 普遍解释学 现代性 主体概念 生产美学
【分类号】:B832
【正文快照】: 海德格尔基于对启蒙现代性的批判,对传统美学进行了批判和拆解,带出了伽达默尔的普遍解释学思路。在艺术经验的解释领域(美学领域),这一思路则集中表达为拆解审美主体性,以及对艺术经验的还原和重构。至少在伽达默尔看来,对艺术经验的解释(即《真理与方法》中由康德美学所演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龙;论经济的发展与幸福的增加——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思考[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5年03期

2 吴童立;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理性主义倾向及其批判[J];东岳论丛;2003年01期

3 孙曙生;;中国现代性法学话语的分裂及其意义[J];法商研究;2007年06期

4 马强才;从“娱乐”到“寻找真理”——试探西方美学游戏说的发展动力[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彭焕萍,徐红新,郭桂环;从解释学视角看新闻文本的特征[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6 刘月新;对话——文学的存在方式[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江晓梅,郭继海;解释学的真理论述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吴海清;论央视春节晚会对春节文化的重构[J];河北学刊;2004年06期

9 陈云梅;审美的瞬间——伽达默尔解释学美学的时间意识探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刘铁芳;语言与教育[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伟;;历史与人性的浑融——李R既恕按蠛有∷怠痹俨蚚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明星;《管锥编》诠释方法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2 赵晓芳;存在、艺术与诗[D];复旦大学;2004年

3 张邦卫;媒介诗学导论[D];浙江大学;2005年

4 孙盛涛;政治与美学的变奏[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张云鹏;文化权:自我认同与他者认同的向度[D];吉林大学;2005年

6 陈振华;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爱中;中国现代新诗语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庆丰;后形而上学时代的辩证法理论[D];吉林大学;2006年

9 张震;理解的真理及其限度[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辉;现代社会制度构建的人性诉求[D];黑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国旗;走出形式主义的牢笼——什克洛夫斯基后期文艺思想探讨[D];郑州大学;2001年

2 华章琳;论伽达默尔超越相对主义的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任天华;自由与狂欢[D];河南大学;2003年

4 钱海燕;以美储善——论当代视野下的美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5 刘麒麟;家园下的张力[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6 史运侠;真理的本性[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彭大鹏;现代化与现代性:理解转型期农村政治秩序的一个视角[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8 吕宏波;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与“审美无利害”的起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9 潘西华;商谈伦理:合法性危机解决之途[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粟世来;消费主义与审美生活转向[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敬鲁;自然为人立法与人为自然立法——海德格尔与康德的一个对比[J];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04期

2 曹顺庆,吴兴明;替换中的失落——从文化转型看古文论转换的学理背景[J];文学评论;1999年04期

3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J];文艺研究;2002年06期

4 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J];学术研究;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鼎如;略论劳动美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03期

2 曹巨涛;;从美的发生看创造美的管理形象的可能性[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3期

3 郭因;;美学和美育[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2年02期

4 章斌;劳动美学与技术美学[J];社会科学;1991年07期

5 高广未;吴秀;;浅议接受美学[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8期

6 金亚娜;技术美学浅说[J];求是学刊;1986年06期

7 李忠昌 ,兰云翔;要建立一个完整的美学体系[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8 张品良;审美经济学引论[J];社会科学家;1989年06期

9 耿兆林;企业美学定义初探[J];甘肃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10 ;[J];;年期



本文编号:10212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212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22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