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我国少数民族文艺审美活动主体的现实境遇

发布时间:2017-10-18 22:01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少数民族文艺审美活动主体的现实境遇


  更多相关文章: 少数民族文艺 审美活动主体


【摘要】:传承人、文艺文本、受众以及世界作为少数民族文艺审美活动的主体构成,目前都处在不容乐观的现实境遇中。少数民族文艺传承人的断代危机、文本情感表现力的削弱、受众审美情趣的变更、世界的日渐平面化对其构成的危机,无一不呈现出审美活动主体虽还"在场",却也呈逐渐"退场"之势的现实状态。
【作者单位】: 广西民族大学;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艺 审美活动主体
【基金】:广西民族大学校级项目《论新媒体时代少数民族文艺审美空间的重构》的前期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xun-chx2013042
【分类号】:B83-092
【正文快照】: 少数民族文艺传承者、文艺作品、欣赏者与世界共同构成了少数民族文艺审美活动的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相互间进行自由、平等的交流与沟通,寻找审美体验的共通感,从而营造出少数民族艺术的审美空间。然而,面对社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少数民族文艺生态深受其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立耘;李子贤;;原始性史诗存活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关系——以彝族史诗“梅葛”为视点[J];贵州民族研究;2005年06期

2 邓江;;黔西北民间艺术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9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莉萍;中国少数民族民间剪纸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赵心宪;;新世纪初国内期刊文化生态概念的阐释过程——巴蜀作家群生态研究理论依据的文献整理之一[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2 郝婷;张瑾;苏楷晨;;和林格尔剪纸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包装工程;2014年04期

3 李然;;论《梅葛》中的民族关系[J];思想战线;2009年S1期

4 王源;臧卢璐;;“非遗”视野下的民间艺术研究——2009年民间艺术研究概述[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3年04期

5 廖玲;;谈彝族史诗《梅葛》与彝族宗教[J];宗教学研究;2012年03期

6 熊莹;陈飞虎;张雅妮;;湖南梅山婚丧剪纸的民俗文化内涵与现代艺术演变[J];装饰;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心宪;;新世纪初国内期刊文化生态概念的阐释过程——巴蜀作家群生态研究理论依据的文献整理之一[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雨芳;六盘山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芳;图像与讲述·彝寨中的剪花[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2 张瑾;和林格尔剪纸艺术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3 胡云;彝族史诗《梅葛》和《查姆》的比较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项红;彝族史诗《查姆》与阴阳五行观念[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5 唐亮;山西广灵剪纸艺术特征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6 文丽;剪纸艺术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陈许文;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现代陶瓷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3年

8 周晓杰;鄂伦春族装饰纹样造型与意蕴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9 杜媛媛;扬州剪纸与陕西剪纸艺术特征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10 文丽;剪纸镂空艺术表现手法在现代女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沙庆;鄂温克族萨满文化与造型艺术[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左尚鸿;;荆楚剪纸艺术与巫道风俗传承[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12期

3 杨先模;水族民间剪纸艺术浅析[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4 席克定;试论贵州民族民间剪纸[J];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02期

5 高树林;;悲与喜的交响——黔西北普宜镇彝族民间音乐文化采风述略[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7年03期

6 丁文涛;;贵州剪纸的地域性特色[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8年01期

7 邢莉;人类文化的多元未来——以少数民族剪纸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8 覃莉;;梯玛“求子”仪式中的符号化空间——以剪纸“天门”为中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汪立珍;鄂温克族艺术内涵与自然崇拜[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9年03期

10 乌日娜;;达斡尔族的剪纸[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白晗夏;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风格特征及成因[D];中央美术学院;2003年

2 刘晓东;沂蒙民间剪纸艺术及其溯源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汪雪;中国民间剪纸美学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韩慧荣;新剪纸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6年

5 欧新菊;论蒙古族民间美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体现[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飞;丰宁民间剪纸中的满族文化和艺术形态[D];苏州大学;2008年

7 莫莉;靖西壮族仪式剪纸艺术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8 代江涛;从青岛民间剪纸艺术看民间剪纸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智彪;;寻找“有意义的另一个人”——论审美活动中的从众心理机制[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2 郭昭第;;解放·协同·批判——论审美活动的现代功能[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陶水平;朱媛;;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理论范式与学科演进[J];中州学刊;2008年05期

4 彭修艮;;论美学研究范围的自律与扩展[J];学术研究;1987年04期

5 阮延陵;;从《乐记·乐本》谈起——关于审美活动两重客体与三个环节的假设[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9年04期

6 王秀芳;;论审美活动对科学创造的作用[J];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02期

7 马国柱;审美符号论[J];学术论坛;1992年04期

8 索松华;;关于美学对象的再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9 齐志家;;20世纪中国美学建构思想述评[J];社会科学评论;2004年01期

10 罗相巧;;论审美活动与音乐素质培养[J];商场现代化;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价值观简论[A];价值哲学发展论[C];2008年

2 李星良;;人性与人的审美[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二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钟华;;审美活动特性论纲[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邹艳芳;;让学生从审美活动中激发爱国情感[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5 李志宏;;60年来美学基本原理的研究与科学化阐释——认知美学概述[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高徽南;;高职院校实施审美教育的理论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7 凯亚;;论张天福乃当代天才的茶道审美大师[A];福建省茶叶学会张天福茶学研究分会成立三周年论文集[C];2007年

8 段建军;;审美活动中的自我与他人——审美创造观简论[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岸挺;;诗性的生命 审美的存在——三论《多余的话》[A];瞿秋白研究文丛(第二辑)[C];2009年

10 娄君侠;;论建筑审美情感[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长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养生是一种高尚的审美活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陈新汉;审美活动的认识论新审视[N];光明日报;2001年

3 楼昔勇;审美活动是社会实践的产物?[N];社会科学报;2005年

4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5 中共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重视审美的价值取向[N];人民日报;2010年

6 张德祥;《审美之旅》收获多[N];人民日报;2008年

7 王玮;创新无界[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中国人民大学 袁济喜;中国传统美学的人文意识[N];社会科学报;2006年

9 沈强;赏石六理念[N];地质勘查导报;2007年

10 本版编辑 周昌乐 张小军 杨小璐;认知科学的多学科探索[N];光明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蓓;“道成肉身”:信仰和审美的相遇[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歌;竞技跳水美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邓兰;艺术教学艺术的审美追求[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马衍明;论文学自主性[D];复旦大学;2003年

5 成联合;崇高的面相——审美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刘琴;审美自律性的历史考察与反思[D];复旦大学;2009年

7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8 黄卫星;对话与交往:当代美育审美价值观建构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范秀娟;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刘凯;康德美学中的自由[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洁;“音乐美学”的学科观念辨析[D];山东大学;2008年

2 宋国栋;想象的审美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3 肖朗;回归生活世界:维特根斯坦思想的美学向度[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4 宗营芳;审美价值的基本理论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5 赵,

本文编号:10573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573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f4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