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真”范畴之美学意蕴与价值

发布时间:2017-10-18 23:50

  本文关键词:论“真”范畴之美学意蕴与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论衡》 以真为美 艺术真实 生活真实


【摘要】:王充的《论衡》自诞生之日至今就被称为异书,而古今学者对其中以“疾虚妄”、“立实诚”为宗旨的唯实求真思想更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在美学、文艺学方面,王充的审美判断以他的真实论为理论基础,提倡“以真为美”,反对“华伪”,在审美判断中坚持一定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崇尚朴实的审美态度。尽管有些看法是片面、机械的,但王充把唯物主义的真实论提到了重要的地位,并将之贯彻到文学艺术和审美领域之中,这是史无前例的,在美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在绪言中梳理了王充及其《论衡》的相关内容以及研究分析,并指出了文章创作的主要基点与内容。笔者将正文分成了四个部分,分别对王充的“真”论进行了论述,于其中探讨“真”范畴的美学意蕴。 第一部分对王充思想产生的背景、基础进行了梳理,以便更好地理解、探讨王充“真”论的文学、美学意蕴。本部分中,笔者概括梳理了王充思想产生的时代社会大背景以及文化思想的基础,并且着重梳理了王充本人的哲学思想。第二部分具体论述了王充作品中对“真”的阐释。王充将“真”与“美”联系起来,以真为美,其“真”中蕴含了事真、情真、理真的内涵,并且具有一种真、善、美紧密联系的美学内蕴。第三部分具体分析了王充的“真”论实践于文学创作与鉴赏中的体现,即为文之“真”。王充论著中出现的例如“气”、“意象”、“厚古薄今”等关键词都对中国古典文学、美学思想具有一定的传承开拓意义。其中以“真”为代表的文学思想更是引人注目。王充以“立实诚”的“真”出发,强调文为世用、文实相符、文质副称,主张一种符合实际客观的、实用的文学观。第四部分着重论述了王充“真”论的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及其局限性。王充的“真”在中国古典美学有关“真实”的思想理论建构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其“以真为美”的思想更是前人所未明确提及的。无论中西古今,各流派理论家们都强调了“真实”的重要性,并论述了不同的真实观,王充的“真”论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同时,其理论用之于文艺真实、艺术真实等基础理论建构中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偏向于客观认知的“真”论对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艺术真实、真善美社会的建构等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当然,由于时代及自身的局限性,王充的“真”论也存在一定的机械性、片面性,其思想理论没有深刻认识到艺术中的一些虚构性、非功利性等审美特性。 综观王充“真”论的背景、意蕴及意义、局限性等,其以真为美的真实观理论涵盖了对社会、时代及对人的思考,他的思想敢于挑战时代的思想樊篱,其中不乏精华与糟粕,我们须采取分析和借鉴的态度,结合实际情况取其精华即可。
【关键词】:《论衡》 以真为美 艺术真实 生活真实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前言9-12
  • 一、王充“真”论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哲学基础12-18
  • (一) 汉代专制的社会历史背景12
  • (二) 杂糅的思想文化格局12-14
  • (三) 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基础14-18
  • 二、王充“真”论的理论内涵及美学内蕴18-27
  • (一) “真”的理论内涵18-23
  • 1、事真——立事以实18-19
  • 2、情真——述意采志19-21
  • 3、理真——用理铨疑21-23
  • (二) 以真为美23-24
  • 1、审美标准——“真”23-24
  • 2、审美特征——发展、多样24
  • (三) 真、善、美的融合24-27
  • 1、“美、善”主导的真、善、美24-25
  • 2、旨在求真的真、善、美25-27
  • 三、为文之“真美”——“真”论在文艺创作及鉴赏中的体现27-35
  • (一) 文为世用27-29
  • 1、“为世用”的价值追求28
  • 2、“为世用”的实践评价28-29
  • (二) 文实相符29-31
  • 1、文与情相符30
  • 2、文与事、理相符30-31
  • (三) 文质副称31-35
  • 1、语言文字的形式美32
  • 2、修辞的形式美32-35
  • 四、品“真”之味——王充“真”论的意义及局限性35-55
  • (一) 中国古典美学史中“真”之传承35-39
  • 1、宇宙本体的“道”之真36-37
  • 2、主体的情志之真37-38
  • 3、客观形象之真38-39
  • (二) 从王充之“真”论观中西方文艺理论对“真”的认识39-47
  • 1、从求实再现到表现的西方“真实”论40-42
  • 2、形神、虚实结合的中国传统文艺“真实”论42-45
  • 3、王充“真”论的理论意义45-47
  • (三) 王充“真”论的现实意义及局限性47-55
  • 1、“真”在实现真善美中的意义47-49
  • 2、“真”在追求生活真实、艺术真实中的意义49-51
  • 3、王充“真”论的局限性51-55
  • 结语55-56
  • 参考文献56-58
  • 致谢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恩普;;论王充“疾虚妄”、“务实诚”的文学观[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周桂钿;王充传记资料考辨——兼评台湾学者对王充的研究[J];社会科学;1984年05期

3 韩湖初;试论王充的“真美”思想[J];华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4 李耀南;“真美”——王充美学思想述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5 李贵;程惠民;;试论王充的美学思想[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1年01期

6 高瑞雪;王充美学范畴择议[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5期

7 朱亚宗;王充:近代科学精神的超前觉醒[J];求索;1990年01期

8 祁志祥;;“真幻”说: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真实观[J];人文杂志;2007年02期

9 王治理;;《论衡》对《文心雕龙》的影响[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陈望衡;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真”[J];学术月刊;1998年04期



本文编号:10578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578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f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