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美学转型与生活美学新范式

发布时间:2017-10-19 15:48

  本文关键词:中国美学转型与生活美学新范式


  更多相关文章: 生活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 西方美学 中国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感性学 审美范式 美本身 生活世界 审美判断力


【摘要】:正人类的美学进程的确值得反思,人们为了"美本身"而歧视"美的东西",为了"理念"把感性贬为手段,为了"合目的性"而使审美判断力沦为连接自然概念领域和自由概念领域的媒介,这种出于在有限中获得无限的考虑自然无可厚非,但我们无法回避美学是感性学,人的感性只发生在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情感反应之中这样一个事实,美学的真正家园是现实、是生活世界、是人的身体机能与日常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生活美学 中国现代美学 西方美学 中国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感性学 审美范式 美本身 生活世界 审美判断力
【基金】: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12JZD017)的中期成果
【分类号】:B83-0
【正文快照】: 人类的美学进程的确值得反思,人们为了“美本身”而歧视“美的东西”,为了“理念”把感性贬为手段,为了“合目的性”而使审美判断力沦为连接自然概念领域和自由概念领域的媒介,这种出于在有限中获得无限的考虑自然无可厚非,但我们无法回避美学是感性学,人的感性只发生在生活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春时;;“日常生活美学”批判与“超越性美学”重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2 王确;;茶馆、劝业会和公园——中国近现代生活美学之一[J];文艺争鸣;2010年13期

3 金浪;;日常生活的美学困惑——兼谈美学的生活论转向中的几个问题[J];文艺争鸣;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立平;;探索音乐艺术的美学特征[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2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3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5 朱鹏飞;;柏格森:“理念”论美学到“生成”论美学的桥梁[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6 李云飞;;先验还原与现象学的世界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与自然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伟民;;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对比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九辑)[C];2011年

2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3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张云鹏;;论审美对象的存在形态[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王冰;《红楼梦》中茶”相关行为映射译者风格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4 汪玉;当代消费文化对室内环境设计影响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5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6 李萍;春节晚会的意识形态幻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沈丽琴;论广告对当代生活方式的影响[D];湘潭大学;2010年

8 王君;论詹姆逊的全球化文化思想[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琦;大众文化叙事下的媒介公信力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邓颢;娱乐化浪潮下的湖南卫视娱乐节目探析[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杨春时;;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言说之可能[J];文艺理论研究;2007年01期

3 王德胜;视像与快感——我们时代日常生活的美学现实[J];文艺争鸣;2003年06期

4 鲁枢元;评所谓“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价值取向析疑[J];文艺争鸣;2004年03期

5 杨春时;开展日常生活的审美批判[J];文艺争鸣;2005年02期

6 陶东风;;文学的祛魅[J];文艺争鸣;2006年01期

7 刘悦笛;;艺术终结:生活美学与文学理论[J];文艺争鸣;2008年07期

8 张未民;;想起一些与“生活”有关的短语和诗句[J];文艺争鸣;2010年05期

9 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宏宝;汉语语境与西方美学——对20世纪中国接受西方美学的沉思[J];咸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2 彭富春;;现代与后现代思想——评述19世纪下叶到20世纪末期西方美学的两重边界[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0年00期

3 高建平;20世纪西方美学主潮[J];美与时代;2003年06期

4 姚君喜;现代视界中的西方美学——论《西方美学通史》的美学史观[J];社科纵横;2004年03期

5 陈伟;论西方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5期

6 宋蒙;论西方美学发展过程中的创造观念[J];美与时代;2004年09期

7 张红春,刘彦顺;中西方美学差异生成的地理与社会之源[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张旭曙;西方美学中的“形式”:一个观念史的理解[J];天府新论;2005年02期

9 章启群;;出路与方法——21世纪西方美学研究管见[J];江西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10 崔红文;陆颖;;论西方美学的再现与表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健;;梁启超的文体革命与中国现代美学模式的确立[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金雅;;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及其当下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4 佐佐木健一;王小明;;日本反都市文化的审美生活[A];东方丛刊(1998年第2辑 总第二十四辑)[C];1998年

5 ;全国美学会议继续讨论美的本质等问题并举行西方美学座谈会[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6 杨保春;;悟妙与审美论——西方美学背景下中国传统美学中心范畴的转换[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李庆本;;中国现代美学的四种形态[A];东方丛刊(1994年第1辑 总第八辑)[C];1994年

8 张道葵;;空白与接受——中西审美经验比较[A];东方丛刊(1994年第2辑 总第九辑)[C];1994年

9 王德胜;;现代中国美学历程——中国现代美学史三题[A];东方丛刊(1993年第4辑 总第七辑)[C];1993年

10 ;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目录[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国际美学协会五位总执委之一 中华美学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刘悦笛;以“生活美学”革新当代艺术观[N];中国艺术报;2012年

2 中国社会科学院 刘悦笛;重建中国化的“生活美学”[N];光明日报;2009年

3 刘悦笛;生活美学:全球美学新路标[N];中国文化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林娟;那些被生活美学点化了的乡村[N];福建日报;2013年

5 何方中;生活美学:品质的基石(下)[N];中国经营报;2012年

6 深圳商报记者 于雪;日常生活美学[N];深圳商报;2012年

7 杜书瀛;颇有特色的现代美学文献选编[N];文艺报;2009年

8 郑玉明 冯学勤;中国现代美学的资源与实践[N];光明日报;2009年

9 金雅 聂振斌;现代美学的基本走向[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许宁;西方美学研究的新方法[N];文艺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丛坤赤;林语堂生活美学观念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3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谢勇;西方美学情感范畴论[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亓吉亮;革命语境下的“生活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陈雪;马克思美学视野下的当代生活美学建构[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3 朱莉萍;中国美学中“生活性”审美特征向当代“生活美学”的演绎[D];山东大学;2012年

4 谢晓兰;李渔生活美学的当代阐释[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5 王晓俊;李渔生活美学初探[D];中南大学;2012年

6 王慧;《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于m8;中国现代美学中“艺术”概念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8 傅千里;管窥中国现代美学对话“美”[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9 杨宁;中国现代美学审美形态论[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杨晨;中国现代美学中“意象”、“意境”概念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1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61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4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