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学上的唯科学主义——洪毅然的“艺术科学论”到“美的科学论”

发布时间:2017-10-19 22:37

  本文关键词:美学上的唯科学主义——洪毅然的“艺术科学论”到“美的科学论”


  更多相关文章: 洪毅然 唯科学主义 艺术本体 美的本质 当代美学


【摘要】:洪毅然美学上的"唯科学主义"受到了"新文化运动"和科学主义哲学的影响,彰显了我国当代美学的重要特点。对洪毅然在民国时期形成的"艺术科学论"和新中国初期形成的"美的科学论"进行了比较,发现其主张的"艺术科学论"是探索艺术现代化的一种途径,是改革中国传统艺术死气沉沉弊病的有效方式;其主张的"美的科学论"是探讨美学研究对象的核心问题。
【作者单位】: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
【关键词】洪毅然 唯科学主义 艺术本体 美的本质 当代美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ZH 182)
【分类号】:B83-05
【正文快照】: 中国20世纪初期的思想文化运动中,科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胡适用西方科学精神所做的批判、陈独秀大力提倡科学民主的现代文明、吴稚晖对科学工业的赞赏、丁文江所持的科学态度,等等,这样一批人的努力给后继的思想家以极大的影响。“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没有一个自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德民;横看成岭侧成峰─—当代美学四派理论视角的考察[J];中州学刊;1994年01期

2 刘士林;关于美学本体论研究的几个问题[J];泰安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3 朱立元;栗永清;;陈望道与中国现代美学——写在陈望道先生诞辰120周年之际[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4 王世德;对“美的本质”的新认识[J];天府新论;1987年02期

5 方正己;美的本质是人[J];中州学刊;1987年03期

6 王岗峰;《大希庇阿斯篇》价值重估[J];东南学术;1998年06期

7 赵伯飞,闫星,韦统义;浅析黑格尔的美的本质论[J];理论导刊;2002年12期

8 胡健;从美的本质到审美活动——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转向[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刘三平;美学是如何被讲述的[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陈孝尉;试论“美之迷” 的症结[J];贵州社会科学;1990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蒋国良;;美的本质新论[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宋一苇;;从本体论美学到生存论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韩书堂;;文化多元主义与美的本质问题:关于形式化的历史[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金雅;;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及其当下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9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德兴;;自然美:从生态美学的角度看[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钧 孟凡生 鲁东大学文学院;产业化的时代美学走向泛化与庸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高建平;美学在文化间架起桥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3 丁来先;当代美学应往何处去?[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刘悦笛;当代全球美学的“文化间性”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5 上海市美学学会 刘阳 整理;当代美学,,不能破坏性大于建设性[N];社会科学报;2007年

6 邢煦寰;美学需要走向行动[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 肖建华;当代美学的审美主义转向[N];光明日报;2009年

8 记者何兰芳;第十八届世界美学大会圆满闭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刘悦笛;美学研究的“本土方法”哪去了?[N];文艺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唐景莉;生态美学:注重人与自然整体和谐[N];中国教育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2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伏爱华;萨特存在主义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贾玮;梅洛—庞蒂现象学美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6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春媚;“审美经验”再认识[D];扬州大学;2011年

9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10 王卓斐;美学回家[D];山东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当代美学的“生活论”转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董玲汐;王国维美学思想之“现代性”刍议[D];西南大学;2010年

3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4 李华;周来祥和谐美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5 赵炯俊;试论李泽厚“情感本体”美学思想[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侯博;古希腊与先秦美学思想比较[D];山西大学;2011年

7 曹岩;和谐与自由的统一[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业明;对美学中“实践”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63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63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2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