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朱光潜晚年美学思想的思想史价值——以《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为中心

发布时间:2017-10-23 20:08

  本文关键词:朱光潜晚年美学思想的思想史价值——以《谈美书简》和《美学拾穗集》为中心


  更多相关文章: 朱光潜 美学 实践论 人道主义 审美心理学 经验主义


【摘要】:朱光潜晚年的主要美学著述,代表了他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四个美学贡献:即强调并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确立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人学的美学,回归审美心理学,秉承从审美经验出发的经验主义美学研究思路。这四大贡献在当时为中国美学界突破了僵化的思想禁区,开拓出一片新天地,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朱光潜 美学 实践论 人道主义 审美心理学 经验主义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项目《多维美学思潮对话中的朱光潜美学》(编号:12YS00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项目《多元理论交往对话中的朱光潜美学研究》(编号:11JHQ028)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进入20世纪80年代,朱光潜迎来他美学生涯最后一次高潮。在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大背景下,他的文字少了一点谨小慎微,多了一些自信和勇气。他及时总结了自己1949年以来的美学思想,回答了一系列当时中国美学发展的“关键性的问题”。这一时期,他主要出版了《谈美书简》和《美学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其海;;蒲松龄德性品质的审美体现[J];蒲松龄研究;2011年03期

2 郝春燕;;生活审美化时代的艺术危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3 罗海燕;;魏晋南北朝诗歌中的月亮意象[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庄丽娥;;厦门地域性建筑创作特征探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年02期

5 秦裕芳;智慧·健康·意志──整体地走近老子的若干断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6期

6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薛雯;朱光潜的文艺与道德关系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钟名诚;;中西交融的散文艺术观——朱光潜的散文思想与创作实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9 金雅;聂振斌;;中国现代美学的精神传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中的科学精神[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以爱;;钱穆论政教关系[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教育传承与创新”教育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2 舒携溺;舒挽溺;;人类精神是艺术创新之魂——兼论形象思维与艺术形象[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3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赵伶俐;;审美认知:美学与认知心理学的联姻[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杜蕾;;“译”犹未尽——中国古典诗歌的可译性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7 钟名诚;;论朱光潜美学思想改造的三个层面[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王云;;消极补偿:中国特色的艺术观念和艺术实践[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9 宋妍;;对李泽厚“人的自然化”与“情本体”的质疑[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4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王佩环;景观概念设计中审美重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6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彭懿;英汉肤觉形容词的认知语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华;灾难新闻“英雄”原型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刘云珍;徘徊于现实和理想之间[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虹;软装饰之于室内空间设计的语义效应[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蒋艳艳;新课程背景下高考语文试题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吴亦昊;体验设计在手机设计中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霍永丰;影视传媒教育中的审美幻象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何军斌;论生态农业景观的审美特性及其生态艺术价值[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穆晶晶;论个体生命的存在、自由、觉醒与超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斗格吉;论《朗萨雯波》的悲剧色彩[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郜元宝;远远望去的印象——《朱光潜书话》编后记[J];书屋;1998年02期

2 彭立勋;20世纪中国审美主体研究纵论[J];学术研究;1999年04期

3 李鸿雁;新时期美学现代转型的演化述评[J];绥化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4 张法;中国现代美学:历程与模式[J];人文杂志;2004年04期

5 阎国忠;评朱光潜关于美学对象的论述[J];江海学刊;1995年06期

6 宛小平;论朱光潜美学的方法与问题[J];学术月刊;2004年04期

7 闫国忠;再论朱光潜的美是主客观统一命题[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8 朱良志;纪念朱光潜宗白华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1997年01期

9 李祥林;;朱光潜的美感教育观[J];学术界;1990年05期

10 刘国华;试论朱光潜前美学中的克罗齐美学批判[J];重庆社会科学;199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5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A];中华全国美学学会第二届年会简报[C];1983年

6 王攸欣;;朱光潜在成都[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宛小平;;梁启超与朱光潜的美学比较[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江苏省美学学会历年主要活动情况[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10 朱光潜;;朱光潜同志在全国美学会议开幕式上的发言[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通过自然问题实现美学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3 刘晗 禹建湘 肖鹰 简德彬 王岳川 张建永 张法;乡土美学笔谈[N];文艺报;2005年

4 陈定家;推动美学从实践研究向关系研究的当代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5 简德彬 林铁;乡土美学的理论自觉[N];文艺报;2008年

6 朔风;美学的百花园中异彩纷呈[N];学习时报;2004年

7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姚全兴;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世纪美学[N];社会科学报;2001年

9 记者 赵文 岳鹏;我省教授梁胜明提出美学新论断[N];兰州日报;2004年

10 刘晗;现代性与建构乡土美学的可能[N];文艺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3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5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6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7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余锐;论黑格尔的象征型艺术理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杰;朱光潜的生命美学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琰;朱光潜与中国传统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4 南华;朱光潜悲剧美学思想与尼采[D];西北大学;2003年

5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6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7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8 任亚荣;福柯的伦理学—美学初探[D];西北大学;2004年

9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杨维娜;论朱光潜前期的美育思想及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851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851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2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