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20世纪新中国美学研究的局限与缺失——跳不出“美的本质”的怪圈

发布时间:2017-10-23 20:21

  本文关键词:20世纪新中国美学研究的局限与缺失——跳不出“美的本质”的怪圈


  更多相关文章: 世纪新中国美学 美的本质 意识形态性 反本质主义


【摘要】:新中国美学的重要收获是创建了以"实践美学"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但由于在方法论上始终围绕着"美的本质"转圈,导致了研究视野短浅,涉及的领域狭窄,思想观念陈旧,研究方法单一和僵化。分析新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呈反向发展的意识形态的原因,反思20世纪新中国美学研究的收获与局限、缺失,对于21世纪中国美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世纪新中国美学 美的本质 意识形态性 反本质主义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后现代哲学与禅宗哲学的同构性研究”(12YJA751048)
【分类号】:B83-09
【正文快照】: 20世纪50年代,西方后现代主义哲学与文化思潮同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美学的大讨论、大争辩几乎同时兴起。20世纪50—60年代,新中国美学围绕着“美的本质”问题的争论开始了自己“现代性”的进程。直到20世纪末,绝大部分的美学家仍在立足于“美的本质”积极建构着“一元化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万象客;后现代美学[J];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02期

2 张法;中国现代美学:历程与模式[J];人文杂志;2004年04期

3 李泽厚;娭美感、美和艺术(研究提},

本文编号:10852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10852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1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